#畫家登山記\
撰文|張哲維(陳澄波文化基金會專員)
阿里山是遠眺玉山的絕佳地點,從祝山向東望去的玉山山脈與日出,更是從古至今為人所推崇的美景。
1925年底,《臺灣日日新報》刊登一幅龍江畫伯所畫的新高山寫生,如長卷般的畫面安排了數座山頭層疊交錯,遠景中央是特別突出的山峰,有別於前、中景較為平緩的山勢。
那座呈尖狀的山頭無疑就是玉山主峰了!但若比對實際照片,則可以發現畫中的玉山山形,明顯被稍作誇張化。
像是過尖的主峰、陡峭的坡勢,都與實景存在著差距。龍江畫伯筆下的新高山,反而令人聯想到富士山那般突出顯目。
這位龍江畫伯為 齋藤龍江,本名敬一郎,1914年畢業於東京美術學校日本畫科,之後遊歷朝鮮、中國,並曾停留臺灣。
活躍於日本美術院「院展」的龍江,於1925年為了考察原住民文化而再度來臺,獲得商界人士的重視。辻利茶舖的三好德三郎、盛進商行的中辻喜次郎、三井物產的津久井誠一郎,加上畫家石川欽一郎共同組成龍江後援會,處理齋藤龍江在臺的作品販售,並舉辦現場揮毫創作的「席畫會」。
1926年1月,齋藤龍江與石川欽一郎一同自基隆乘船前往中國寫生旅行,返臺後又在北部停留至三月才回到內地。
儘管龍江在臺時間不算短,目前在《臺灣日日新報》上卻僅見一幅新高山寫生,我們也無從得知更詳細的行程,以及他對原住民的考察情形。
但從龍江描繪新高山的風景來看,他確實很可能有登上阿里山,也許是在踏訪鄒族部落之際望見的景色。
不過彼時通往祝山的步道尚未鋪設,那麼齋藤龍江會是從什麼地方遠望新高山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