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家登山記
撰文|阮芳郁 (陳澄波文化基金會專員)
常久常春為在臺日本畫家,居於嘉義市榮町,並於1930年加入春萌畫會,多次參加畫會聯展與臺展,更是畫壇上的常勝軍。由於地利之便,常久常春也曾數次登阿里山。
常久常春在臺灣的相關紀錄,最著名的莫過於1934年第八回臺展的「二曲一雙屏風」事件了。這起事件起因於臺展當局以場地空間有限為由,讓常久常春原為二曲一雙的屏風作品〈塔山〉僅入選一半,引來畫家不滿。所謂「二曲一雙」,是指成組(一雙)的兩扇面(二曲)屏風,若被拆成一半,則彷彿將一幅畫從中間切開,導致畫面的完整性被破壞。評審委員 #鄉原古統 解釋:「為培育更多新生代畫家,才讓原本是二曲一雙的畫作只入選一半」,而評論者 #青山茂 則認為「塔山岩層之前的白色喬木,表現技巧需加強。」反映出這起事件背後或許不單是場地問題所致,還包含了審查員對整體入選狀況的考量,以及作品本身仍有瑕疵等因素。
仔細深究,得以發現日本屏風這一媒介的實質與象徵性意義,如何牽動畫家的創作。
屏風是日本的傳統家具,具備遮擋風吹、於室內避開他人視線的功能,在平安時代開始有人在屏風上繪製圖案,漸發展為具觀賞價值的藝術品,著名的日本小說家 芥川龍之介 的〈地獄變〉,即以平安時代的畫師良秀繪製屏風為主人背景所創作的故事,良秀對藝術與繪畫技藝的驚人堅持,足以撼動世人,故可推知能夠聘請畫師繪製家中屏風者,絕非一般人物,他們多具有一定程度的社經地位與能力,同時具備藝術鑑賞眼光的收藏家,除了他們的家中,繪製屏風大概只能在高級旅館或宴會廳得見了。
屏風的繪製相對於一般作畫,特色在於繪者須將觀者的觀看方向、視線順序都納入考量,同時也要思考屏風在不同空間的展示上,所呈現出的視覺效果。立基於此,評估所需的屏風曲數、構圖安排、空間分配等面向,都是屏風繪製前必須仔細衡量的。
加入這些考量點,也許能提供過往對常久常春的「二曲一雙屏風」事件,產生新的看法與詮釋空間。有過阿里山經驗的常久常春,筆下的塔山與陳澄波、廖繼春等人在同一地點繪製的塔山,最大的不同便在於選擇「屏風」這一媒材,其創作策略即是畫家有意引導觀眾的視線順序、方向,以及這一媒介下提供的不同視覺體驗,都是畫家從取材到創作過程中無不考慮過的。
也無怪乎這次臺展展出時,因「展場大小」將其屏風作品一分為二、售價折半,會使得常久常春憤慨不已了。
同時,我們也可推測常久常春確實對阿里山及嘉義一帶相當嫻熟,故選擇與別人不一樣的媒介進行創作。他對阿里山一帶的熟悉程度,甚至可以擔任外地遊客的同行導遊/旅伴,先前介紹過曾來嘉義拜訪兄長的勝田蕉琴畫伯,在他的阿里山行程中,同行的春萌畫會接待者之一,正是常久常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