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雨後
雨後
此為審查員木下靜涯出品昭和4年(1929)第4回臺展東洋畫部的畫作。《臺灣日日新報》漢文記者提及此畫為「水墨山水」。這幅畫描繪的是自淡水眺望觀音山的景色,村上無羅曾在〈木下靜涯論〉(1936)一文中提到:「他(靜涯)最深愛,描寫最多並且表現最佳的是以淡水為中心的風景,雨過天晴的觀音山,或是從前井的相思樹林之間遠眺河裡的戎克船」,此畫應是採自相似的取景地點及構圖視角所畫成。臺日報漢文記者指出:「襄陽小米住京口。慣畫城南北固山。殆氏之謂歟」,「襄陽小米」指北宋書畫大家米芾(1051-1107),意指靜涯就像米芾一樣,慣於描繪住處附近的山岳,可以說與村上無羅所言遙相呼應,事實上,木下靜涯長年居住在淡水「世外莊」,日夜俯瞰著觀音山及淡水河的風景,創作許多相似視角的畫作,如第1回臺展的《風雨》也是。此畫前景右側,相思樹林於霧嵐之間若隱若現,左側底部有一艘小船駛過,漁夫站在上面。中景是風平浪靜的淡水河,畫面中央及右後方各有一艘帆船。遠景是雲霧繚繞的觀音山,此山因遠遠眺望似觀音躺像而得名。臺日報記者評曰:「畫景清甚」,應是讚嘆畫家的暈染表現為佳,使得畫面清淡不致太過甜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