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赤光
赤光
此為立石鐵臣入選昭和10年(1935)第9回臺展西洋畫部的畫作,榮獲特選及臺展賞。從畫中的門扉、堤防,以及遠處的臺北橋來看,可以推測畫中的場景是大稻埕的水門外。立石鐵臣似乎時常在大稻埕一帶漫步、速寫,汲取創作的養分,去年也以《大稻埕》(1934)一作入選臺展。畫中的光影輪廓強烈,從岸上人物拉長的影子方向來看,太陽光線來自淡水河,即西邊,也就是黃昏時分,可以想像畫中夕陽照射下赤光壟罩、雲霞滿布的情景。此畫當時陳列於西洋畫部第5展覽室,宮田彌太郎評曰:「一直反覆努力描繪的結果,畫出了各個題材的質感。雲、山、家、圍牆、鐵門、船、河、路等等的描寫,尤其美麗,每個細節都用心處理,暖色和寒色相互唱和。令人深深感覺到果然只有到達這種境界的人,基礎(fondement)才能如此紮實,連一點小瑕疵都無。構圖亦佳,畫面由三角形構成的美,令人信服」。有紮實的基礎才能到達「這種境界」,意指材質描寫與色彩的掌握到位,而「三角形」構圖,則明顯來自一點透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