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2. 大高文濤,〈東洋畫部瞥見〉,《臺灣日日新報》, 1936-10-25(版6)。
3. 大高文濤,〈東洋畫綜覽-請把握時代潮流〉。收錄在顏娟英,〈風景心境:臺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上)〉,臺北:雄獅,2001,頁252-255。
4. 〈新設護謨苗圃〉,《臺灣日日新報》,1908-01-12(版2)。
橡膠樹
橡膠樹
此為黃水文入選昭和11年(1936)第10回臺展東洋畫部的畫作。畫題「ゴムの木」是指「能產出乳膠的樹木」的總稱,一般意指「橡膠樹」,這種樹原產於亞馬遜雨林,19到20世紀間,被輾轉移植到東南亞等地,在日治時期由總督府系統性地引進。黃水文所活動的嘉義地區,早在明治41年(1908)就設立了橡膠(護膜)苗圃,嘗試種植。此畫採橫幅構圖,橡膠樹自右下角向左側生長、延伸,舔滿整個畫面。而中央的樹枝上,一隻雀鳥棲息其間。畫家透過描繪樹葉正反兩面不同的色彩、明度,讓樹叢的描繪更具層次感,並增添畫面的繁密及裝飾性。落款位於畫面左下角的樹幹上,難以辨識。此畫被陳列在東洋畫部第1展覽室,《臺灣日日新報》的大高文濤評曰:「過早出現形式概念主義」,應是指畫面的表現太過注重形式感、裝飾性。讓人聯想到文濤在前面的篇幅曾提到的「技巧性的表面主義往往造成純粹藝術的障礙」,意指畫家應避免注重形式及造型等技巧性的表現方式,要更重視所謂「東洋畫的精神」,而這正是文濤在其畫評中反覆提及的要旨。
作品資訊
識別號
CA10_019_P006_057_e_t10作品名稱(原文)
ゴムの木作品名稱(中文)
橡膠樹創作者
黃水文時間類型
創作時間時間資訊
1936地點類型
創作地點地點名稱
臺灣地址
臺灣展覽資訊
展覽名稱
臺展屆數
第10回年代
昭和11年(1936)畫部
東洋畫部資格獎項
一般出品(送件)、入選會場
臺北教育會館展示間
第一室參展紀錄
1. 昭和11年(1936)第10回臺展東洋畫部作品其他資訊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出版者
財團法人學租財團撰寫者
劉錡豫時間分期
日治時期資料來源
1. 財團法人學租財團, 《第十回台灣美術展覽會圖錄》, 臺北: 財團法人學租財團, 1937 。2. 大高文濤,〈東洋畫部瞥見〉,《臺灣日日新報》, 1936-10-25(版6)。
3. 大高文濤,〈東洋畫綜覽-請把握時代潮流〉。收錄在顏娟英,〈風景心境:臺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上)〉,臺北:雄獅,2001,頁252-255。
4. 〈新設護謨苗圃〉,《臺灣日日新報》,1908-01-12(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