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幃

此為洪瑞麟入選昭和11年(1936)第10回臺展西洋畫部的畫作,榮獲臺日賞。畫題的「慈幃」亦作「慈闈」,是古時候母親的代稱。如南宋詞人張孝祥所作 《減字木蘭花(黃堅叟母夫人)》:「慈闈生日,見説今年年九十」。此畫描寫一位母親與其子女在屋內,家徒四壁,傢俱僅一張長凳,牆壁斑駁露出磚石。畫面左側,一名年紀較長的少女背著年幼的孩童,從屋外走進來。右側的母親坦露右胸,給懷裏的嬰兒哺乳。一旁的男童跨坐在長凳上,似乎正與下方的女童玩耍。宮武辰夫在《臺灣日日新報》上撰文評曰:「局部有各種破綻,不過構圖沒有不合理之處,色調上也沒有不快感,是件佳作,畫面上飄散著一股詩意」。人物群像向來是西洋美術訓練中較困難的主題,考驗畫家對人體結構的理解及安排構圖布局的能力,這一年,洪瑞麟剛從日本帝國美術學校(今武藏野美術大學)畢業,此畫可以說是其學院訓練的成果展現,但取材明顯受到普羅藝術的影響,貧窮及父不在的設定,令慈幃臉上掛著的不是慈祥的笑容,而是茫然呆滯。宮武的詩意之評,顯然並非出自對無產階級的同情。

識別號
CA10_112_P048_232_w_t10

作品名稱(原文)
慈幃

作品名稱(中文)
慈幃

創作者
洪瑞麟

時間類型
創作時間

時間資訊
1936

地點類型
創作地點

地點名稱
臺灣

地址
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