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為審查員鹽月善吉出品昭和7年(1932)第6回臺展西洋畫部的無鑑查作品。畫家以誇張、變形的手法描繪樹林,畫中的樹幹、樹枝多作不自然的扭曲或呈現如豆芽菜般的奇形異狀,葉叢則被畫成橢圓或盤狀般的怪異造型,樹木彷彿正隨著音樂搖擺扭動,呈現手舞足蹈之狀;樹木的明暗與濃淡對比強烈,表現樹林中閃爍不定的光影變化情狀。王淑津(2009)認為此畫是畫家受西方的立體派(Cubism)影響,延續1931年《構成》一作誇張、變形與解體等實驗性畫風,所內化而成的新風格。不過,當時的藝評者顯然對這種前衛畫風不表認同,如鷗亭生(大澤貞吉)評曰:「鹽月善吉審查員的作品,是每年臺展中最令人傷腦筋的(略),畫家以陰鬱的色調表現樹林的恐怖,及瀰漫在林中的朝氣。站在稍遠的距離來觀賞此畫,的確令人感受到樹林的生動。不過,我相當懷疑到底有多少人能理解欣賞這件作品呢?」評者不僅認為畫家每年所提出的作品都是最令人傷腦筋的,並指此畫的表現方式曲高和寡,一般觀者恐怕難以理解。這也反映了評者對於前衛或實驗性的畫風,可能未作研究或了解,抱持著一貫較為保守的態度與立場,予以質疑。

識別號
CA06_132_P059_635_w_t6a

作品名稱(原文)

作品名稱(中文)

創作者
鹽月善吉

時間資訊
1932

地點類型
創作地點

地點名稱
臺灣

地址
臺灣

展覽名稱
臺展

屆數
第6回

年代
昭和7年(1932)

畫部
西洋畫部

資格獎項
審查員

會場
臺北教育會館

展示間
待查

參展紀錄
1. 昭和7年(1932)第6回臺展西洋畫部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出版者
財團法人學租財團

撰寫者
劉榕峻

時間分期
日治時期

資料來源
1.財團法人學租財團,《第六回臺灣美術展覽會圖錄》,臺北:財團法人學租財團,1932。
2.鷗亭生(大澤貞吉),林皎碧譯,〈第六回臺展之印象〉,《風景心境–臺灣近代美術文件導讀(上冊)》,2001,頁214。
3.王淑津,《南國‧虹霓‧鹽月桃甫》,臺北:雄獅美術,2009,頁62。

代表圖像權利註記
6.限於本平台公開瀏覽

作品介紹描述資料權利註記
2.CC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