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黃博鈞(磚木取夥故事劇場編導)
劉精枝 入選 台展第4回
「阿嬤?阿嬤!」(彷彿看見一名小女孩的緊張神情)
「阿嬤…只是…睡著…了啦。」
「但是阿嬤你怎麼,話才說完又睡著了啦!!!」(小女孩再次崩潰)
看來阿嬤真的是相當睏呢,坐在椅子上也能睡著。不過也不能怪小女孩會有誤會,若從希臘神話來說,睡眠之神和死神是對孿生兄弟。因此,如何在靜止繪畫裡表達睡眠,而不被人誤會,畫家需要設計構圖、人物姿態、配件、色彩等元素,還要睡得不無聊,吸引人們的注意。每個環節都需要精心設計,感覺再鑽研下去,今天換我們睡不著了。
據說睡眠之神的能力,連眾神之王宙斯也無法抵擋。瞌睡蟲的魅力無遠弗屆,無人能敵。一旦來了,就算想用力撐開眼皮,也辦不到啊。一名婦女,睡進劉精枝的作品《少憩(小憩)》之中。這位日後工作擔任了各式行政職的細心畫家,給了主角置中位置,讓人難以忽略那個微微張開的嘴巴。坐在籐椅上睡得正甜的她,連掉了一隻鞋也沒注意到。如此日常且生動的畫面,跨越了時代,就好像不久前才發生在我們家裡的客廳。
在劉精枝作品得到入選的台展第四回,西洋畫近百幅作品以人像為題的有十二幅,也僅有這幅的人物睡著了。縱觀共十六回的台府展作品中,以睡相為題的也不超過十幅。佔有人生重要意義的睡眠,難道就這樣被眾畫家或審查員們忽略了嗎?
還好,我們有劉精枝的《少憩》。這幅作品能讓人感到睡得如此香甜舒服,或許來自畫家佈置的許多元素。主角是名臉頰圓潤的婦人,紮著頭髮閉著眼,有點捲的瀏海中分看得見半張額頭,捲起袖子露出手臂的模樣,這樣的打扮風格,似乎暗示著婦人在前一刻還忙於工作的日常想像。
累壞了,就坐一下。坐著,再瞇一下子就好。如果做了夢也很好,不小心還睡到嘴巴張開。
劉精枝透過服裝及背景布幔,創造了整幅作品如被窩般的柔軟垂墜感。讓婦人的右腳勾著左腳,左腳勾著將離未離的拖鞋,創造了畫面的動感及趣味。最後,畫中的傢俱:藤椅及編織小桌,真正地拉近我們和畫作的距離,還讓人感到親近。因為,那就像是我們成長過程裡,都曾經坐過的那張,會不小心夾進頭髮、夾到肉的藤椅。
1930年,28歲的劉精枝以《少憩》入選台展。當時日本政府已統治台灣三十五年,日常生活中無論服裝、器物或習慣,都開始逐漸現代化或西洋化。然而,藤編傢俱多流行於盛產藤料的熱帶、亞熱帶地區,若決定將藤編或竹編傢俱入畫,這樣就地取材的傢俱風格,則被視為一種引入地方色彩的表現。同時期入選畫家在人物坐像的椅子種類,有同樣的藤椅,也有躺椅、沙發等各種型態,琳瑯滿目地表達出畫家想在畫中傳達的意念。
或許,對於就讀台北師範,受教於石川欽一郎,而後在新竹地區擔任公學校教師的劉精枝來說,無論在家裡、校園,或是和畫家同僚相處的新竹美術研究會會所中,擺著一張藤椅,不過是種尋常風景。但正因為日常,所以才能動人。藤椅的安排,總能讓我們回想起記憶裡的那個親密老家。
同樣,對於出身新竹的畫家陳進,藤椅也曾在他的畫裡,佔有一席之地。在1930年代已赴日本的她,為了擠身主流畫壇在持續努力。師承多位日籍老師的技法,陳進在1939年,沒有選擇日本環境中的器物,選擇了將藤椅入畫。在《姊妹》一畫中,那張編織細膩的藤椅,表達了故鄉的地方色彩,也逐漸開創了陳進日後的繪畫風格。
到了現代,對藤椅愛不釋手也大有人在。藤椅的優點夏天涼爽,冬天坐起來也不會冰涼,更好的就是可以依約客製化,打麻將用的椅背就要直,工作用的椅背還要有些前傾,然而,休閒用的要有些許向後凹陷,讓人坐起來可以全身放鬆。或許,大家也可以猜猜看,《少憩》裡婦人選擇的是哪種類型的藤椅呢?
如同在巷口就能遇見的婦人,熟悉的空間擺設,以及每個家裡都有的那張,讓人一坐下就想睡覺的神奇椅子。劉精枝的《少憩》,放在九十年後的今天看來,還是同樣親切。
所以,故事即將說完,你有想起家裡那張一坐下去就昏昏欲睡的椅子了嗎?會不會有畫家在一旁虎視眈眈呢?
#名單之後109
參考資料:
- 謝水森,《發生於新竹市的地方小故事彙集》,新竹:國興出版社,2000,頁154。
- 謝佳玲,〈臺灣文化再現──探析日治時期陳進畫中的傳統傢俱圖像〉,2014。
- 林育淳,《陳進百歲紀念展:赴日巡迴前展》,2006。
- 維基百科,「許普諾斯」條目。https://reurl.cc/q8n4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