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磚木取夥
谷喜一 無鑑查 台展第1回
1927年4月,谷喜一抵達台灣,[1]成為了新竹州立高等女學校教師。同年10月,他的《壺と人形》(壺與人偶)、《浴後の涼み》(浴後納涼),以無鑑查資格參與了第1回台灣美術展覽會。在當時出版的《新竹大觀》上,谷喜一被讚譽為一個「著眼の敏銳と構圖の雄大」的畫家。[2]究竟,他的作品是什麼樣的一種風格呢?
從現存的黑白照片來看,谷喜一參加首屆台展的兩幅作品《壺と人形》、《浴後の涼み》,前者畫出了型態各異的三只壺和一只人偶,後者則表現了體態豐腴的婦人,在浴後搖扇納涼、閒坐的姿態。《壺と人形》對壺上花紋的描繪,豐富細膩,儘管是黑白圖像,似乎仍舊能感受到畫面裡的色彩斑斕。擺在前方的人偶,瞇眼嘟嘴的神情,則為作品賦予了一些童趣。《浴後の涼み》畫出了一名裸婦側身背對著觀者,坐在地面,畫家用厚實的筆觸表現從頭、頸、背部及腹部的肌肉線條,即使未露面,身體表情也透露了婦人在出浴之後的優閒自適。畫中的扇子,則點題地在畫境裡帶來了吹至肌膚上的徐徐涼風。
可惜的是,第一屆台展之後,谷喜一再也沒有台府展的入選紀錄了。畫家停止創作了嗎?《壺と人形》、《浴後の涼み》只是他藝術生涯的曇花一現嗎?
1928年11月,第1回新竹州學校美術展覽會舉辦,谷喜一與南條博明、石川欽一郎等畫家一同擔任審查員[3]。後續的第2、3、4回展覽會,他也持續執行同樣的工作,在新竹州教師、學生的投稿中挑選優秀作品。這幾次美展,入選者包括了李澤藩、邱創亁、郭福壽、劉精枝、龜井和等日後留名於臺灣美術史的風雲人物。雖然不再參加台府展,但谷喜一以審查員身份持續影響新竹州出身的這些後進畫家,引領著新竹美術界的前進。
然而,谷喜一自己是否還從事創作呢?
谷喜一,1895年生,德島師範學校畢業後經歷9年教職生涯,進入了川端畫學校習畫,通過西洋畫及日本畫的高等女學校教員檢定(文檢)後,渡台到新竹州新竹高等女學校擔任教師。[4]在教師、審查員等身份以外,他參加了一廬會、新竹美術研究會等畫會組織,並曾和何德來、有川武夫等畫家在新竹公會堂合辦油畫展。[5]1937年2月,他舉辦了渡台十週年的個展,呈現其創作歷程。[6]這樣看來,雖然在首屆臺展之後就未曾再參與該展,但是,谷喜一仍然創作不輟。
1937年的這場個展,應以西洋畫為主。不過,在展出的上百幅作品之中,可能也包括了相當數量的東洋畫。據說,谷喜一也是第一位將東洋畫帶進新竹美術界的畫家。谷喜一在新竹高女的同事、亦曾入選第3回台展的畫家陳水成如是回憶:「谷喜一的確是膠彩畫出身,可能因日治時代的美術教育,係以西洋美術為基礎,致使身為美術教師的他亦兼作油畫。其每次參加『新竹州學校美術展覽會』的作品,亦是油畫,因為當時除了他以外,沒有人畫膠彩,該展之繪畫亦只包括油畫與水彩兩個部門而已;連他參加當時新竹街內的美術活動,也因為其他畫家提出的幾乎清一色是水彩或油畫,所以他亦均以油畫參與」。同時,1997年修纂的《新竹市志》也提到:「依據陳水成氏親眼所見,谷喜一的膠彩畫相當出色,可惜他在新竹美術界毫無用武之地」。[7]
這些被同僚畫家肯定的東洋畫,以及其他的創作,現在都已經無法覓得,僅有前文提及的《壺と人形》、《浴後の涼み》,能在臺展圖錄上找到黑白照片,真的讓人相當扼腕。但是,谷喜一在新竹美術界的留痕不可磨滅,即便線索少之又少,但他作為美展審查員,勢必影響了當時新竹美術活動的發展路向。另一方面,身為知名畫會的成員他對美術活動參與,亦具重要性。失落的畫作與故事,值得我們持續的追索、探尋。
#名單之後014
註釋:
[1] 〈臺展アトリヱ巡り/谷喜一氏〉,《臺灣日日新報》,1927年10月5日,7版。
[2] 高木正信,《新竹大觀》(新竹街:臺灣經世新報新竹支局發行,1928),頁113。
[3] 〈新竹州第一回 學校美術展入選 決定職員方面五十六點〉,《臺灣日日新報》,1929年11月16日,夕刊4版。
[4] 關於谷喜一來臺之前的詳細履歷,可見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昭和十二年一月至三月高等官進退原議(14)〉,,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檢索自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臺灣史檔案資源系統」。
[5] 〈新竹で油繪展〉,《臺灣日日新報》,1933年10月1日,2版。
[6] 〈谷喜一氏の個展〉,《臺灣日日新報》,1937年2月6日,5版。
[7] 童勝男監修,張永堂總編纂,《新竹市志‧卷八‧藝文志》(新竹市:新竹市政府,1997),頁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