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初秋
初秋
第四十五圖為陳日升入選1927年(昭和2年)第一回臺展西洋畫部的作品。描繪初秋時分的戶外風景,畫中前景有一小溪流過,在中途分岔為二,右側小溪流向樹林深處,四周草叢以點筆及暈染構成。遠景樹叢茂盛,畫家以大面積的深色筆觸塗抹表現樹林的繁茂蔥鬱,水分飽滿濕潤,並以減法留下顏色較淺的樹幹造型。行筆俐落活潑,色塊富節奏感。畫面下角有畫家落款「CHINNISS...」,右側被圖錄截掉,但可推測應是陳日升的日文讀音。1927年10月27日《臺灣日日新報》(4版)的臺展相關評論指出:「陳日升君之〈初秋〉精華。為秋時花卉。雖曰水彩。筆法頗類大滌子」,可知此畫為水彩作品。而「大滌子」則是清初畫家石濤(1642-1707)的別號。石濤主張「一畫之法,乃自我立」,強調體察自然景物,並講求構圖及筆法變化。他曾在其著作《畫語錄》中提到:「吾寫松柏古槐古檜之法,如三五株,其勢似英雄起舞,俯仰蹲立,蹁躚排宕,或硬或軟,運筆運腕」,描繪重視樹木的姿態變化以及筆勢的軟硬表現。《臺灣日日新報》評論陳日升「筆法頗類大滌子」,或許指的就是他在樹木的描寫上不落俗套,且筆法自然多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