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2. 立石鐵臣,〈第九囘臺展相互評 西洋畫家の觀た 東洋畫の批評〉,《臺灣日日新報》,1935-10-30(日刊6版)。中譯參閱《風景心境—台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上冊)》,臺北:雄獅美術,2001,頁242。
3. 劉錡豫,〈臺灣山海屏風(內太魯閣 其ノ一);臺灣山海屏風(內太魯閣 其ノ二)〉,網址:https://taifuten.com/oblect/%e8%87%ba%e7%81%a3%e5%b1%b1%e6%b5%b7%e5%b1%8f%e9%a2%a8%e5%85%a7%e5%a4%aa%e9%ad%af%e9%96%a3%e3%80%80%e4%b9%8b%e4%b8%80%ef%bc%9b%e8%87%ba%e7%81%a3%e5%b1%b1%e6%b5%b7%e5%b1%8f%e9%a2%a8%e5%85%a7/#squelch-taas-toggle-shortcode-content-2(點閱日期:2022-09-25)。
臺灣山海屏風(內太魯閣之二)
臺灣山海屏風(內太魯閣之二)
此為1935年(昭和10年)第九回臺展東洋畫部鄉原古統之作:〈臺灣山海屏風(內太魯閣=其ノ二)〉。畫作為六曲一雙屏風,此為屏風的左扇部分。內太魯閣泛指以布洛灣為界,位於立霧溪上游的部落。畫面中河水由左至右川流而下,兩側峭壁及河道中央突起的岩石,與河川激盪出陣陣水花。透過湍急的河川與兩側巨大的峭壁,再現臺灣東部特殊峽谷地形之磅礡氣勢。鄉原古統細膩地以線條描繪水流動之樣態,同時將水流的速度感展現出來,並運用深色勾線來表現,被急速水流侵蝕後的岩石表面。在1935年10月30日《臺灣日日新報》(6版)的相關報導中,刊載「奔流衝擊著岩石激起飛沫,一勁地向前流去……奔流好像沒有出聲,只是用筆的墨色散漫地印入眼簾而已」,點出鄉原古統雖將奔流的動態感呈現於畫面上,但畫作缺乏內在精神的表達。在畫作左上角留有「昭和乙亥歲陽月於臺北城東摘星村莊」,旁邊另有一行文字和古統學人之落款與兩枚方印。目前原作典藏於臺北市立美術館。
作品資訊
識別號
CA09_040_P026_187_e_t9-2作品名稱(原文)
臺灣山海屏風(內太魯閣=其ノ二)作品名稱(中文)
臺灣山海屏風(內太魯閣之二)創作者
鄉原古統材質
紙本水墨尺寸
175.3×369.6cm落款
「古統學人」及兩枚方印,印章內容模糊待考時間類型
創作時間時間資訊
1935地點類型
創作地點地點名稱
臺灣地址
臺灣花蓮立霧溪展覽資訊
展覽名稱
臺展屆數
第9回年代
1935年(昭和10年)畫部
東洋畫部資格獎項
審查員會場
臺灣教育會館展示間
第三室作品其他資訊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出版者
財團法人學租財團撰寫者
洪婉容資料來源
1. 財團法人學租財團,《第九回臺灣美術展覽會圖錄》,臺北:財團法人學租財團,1935。2. 立石鐵臣,〈第九囘臺展相互評 西洋畫家の觀た 東洋畫の批評〉,《臺灣日日新報》,1935-10-30(日刊6版)。中譯參閱《風景心境—台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上冊)》,臺北:雄獅美術,2001,頁242。
3. 劉錡豫,〈臺灣山海屏風(內太魯閣 其ノ一);臺灣山海屏風(內太魯閣 其ノ二)〉,網址:https://taifuten.com/oblect/%e8%87%ba%e7%81%a3%e5%b1%b1%e6%b5%b7%e5%b1%8f%e9%a2%a8%e5%85%a7%e5%a4%aa%e9%ad%af%e9%96%a3%e3%80%80%e4%b9%8b%e4%b8%80%ef%bc%9b%e8%87%ba%e7%81%a3%e5%b1%b1%e6%b5%b7%e5%b1%8f%e9%a2%a8%e5%85%a7/#squelch-taas-toggle-shortcode-content-2(點閱日期:2022-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