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2. 李淑珠譯,〈美術の秋 アトリヱ巡り(十三) 阿里山の神秘を藝術的に表現する 陳澄波氏(嘉義)〉,《臺灣新民報》,1935年秋。見於〈第九回臺灣美術展覽會陳澄波參展作品相關資料彙整〉,《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網址:https://chenchengpo.dcam.wzu.edu.tw/showNews.php?aid=277(點閱日期:2022-05-10)。
3. 〈臺展之如是我觀 推薦四名皆本島人 鄕土藝術又進一籌〉,《臺灣日日新報》,1935-10-25(8版)。
4. 宮田彌太朗,〈東洋畫家の觀た西洋畫の印象〉,《臺灣日日新報》,1935-10-30(6版)。見於顏娟英編,《風景心境:臺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上)》,臺北:雄獅,2001,頁246-251。
5. 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陳韋聿〈阿里山之春〉,網址:https://chenchengpo.dcam.wzu.edu.tw/Education_Workref.php?wid=205(點閱日期:2022-05-10)。
6. 臺灣舊照片資料庫,〈沼の平:阿里山驛、阿里山神社の森が見えます。塔山の大斷崖は陽を受けて輝いてゐます〉,網址:https://dl.lib.ntu.edu.tw/embed-item/photo/96452(點閱日期:2022-05-10)。
阿里山之春
阿里山之春
此為陳澄波以無鑒查身分參展1935年(昭和10年)第九回臺展西洋畫部的作品。此畫描繪阿里山之景,畫家站在高處遠眺右側的塔山與左側的山脈,在畫面的前景屋頂層層交錯的小聚落周圍點綴著六、七棵生長茂盛的樹木,應該是阿里山鐵路的終點站沼之平,此處於1914年3月14日通車,不僅是當時最主要的伐木聚落,陳澄波以亮淺色筆觸描繪樹木的枝頭,由於當時日本人移植許多櫻花於沼平公園,得以推測這些樹木應為盛開中的櫻花樹,沼之平車站不僅是深入阿里山的旅客們停泊的地點,更是初春時的賞櫻聖地。
在此處不僅能夠一覽塔山大斷崖節理層次分明的崖壁,還可以遠眺綿延的山脈與天空。陳澄波認為高山地帶的氣氛應予以充分表現,因此他選擇塔山附近作為畫題。當時他在現場打草稿時,剛好嘉義市長川添與營林所長路過看了他的草稿認為陳澄波已經充分掌握阿里山的氣氛。
上色後他將作品拿去給造林主任鑑定,造林主任看到畫中的樹木認為有六百年以上,這證明了陳澄波完美地掌握了阿里山的特色與氛圍,透過繪畫也可以令人感受到如實呈現了阿里山,就如當年的評論〈臺展之如是我觀〉中所說陳澄波的作品就算是局外人也可以知道其筆力之深厚。
作品資訊
識別號
CA09_078_P017_277_w_t9a作品名稱(原文)
春の阿里山作品名稱(中文)
阿里山之春創作者
陳澄波材質
畫布油彩尺寸
80×128cm落款
1935 陳澄波時間類型
創作時間時間資訊
1935地點類型
創作地點地點名稱
臺灣地址
臺灣阿里山展覽資訊
展覽名稱
臺展屆數
第9回年代
1935年(昭和10年)畫部
西洋畫部資格獎項
一般出品(送件)、無鑑查(免審查)會場
臺灣教育會館展示間
第五室作品其他資訊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出版者
財團法人學租財團撰寫者
詹佩瑜資料來源
1. 財團法人學租財團編,《第九回臺灣美術展覽會圖錄》,臺北:財團法人學租財團,1935。2. 李淑珠譯,〈美術の秋 アトリヱ巡り(十三) 阿里山の神秘を藝術的に表現する 陳澄波氏(嘉義)〉,《臺灣新民報》,1935年秋。見於〈第九回臺灣美術展覽會陳澄波參展作品相關資料彙整〉,《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網址:https://chenchengpo.dcam.wzu.edu.tw/showNews.php?aid=277(點閱日期:2022-05-10)。
3. 〈臺展之如是我觀 推薦四名皆本島人 鄕土藝術又進一籌〉,《臺灣日日新報》,1935-10-25(8版)。
4. 宮田彌太朗,〈東洋畫家の觀た西洋畫の印象〉,《臺灣日日新報》,1935-10-30(6版)。見於顏娟英編,《風景心境:臺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上)》,臺北:雄獅,2001,頁246-251。
5. 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陳韋聿〈阿里山之春〉,網址:https://chenchengpo.dcam.wzu.edu.tw/Education_Workref.php?wid=205(點閱日期:2022-05-10)。
6. 臺灣舊照片資料庫,〈沼の平:阿里山驛、阿里山神社の森が見えます。塔山の大斷崖は陽を受けて輝いてゐます〉,網址:https://dl.lib.ntu.edu.tw/embed-item/photo/96452(點閱日期:2022-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