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下武夫

ヤマシタ タケオ(Yamashita Takeo)

1910 - 1992.10.12

臺展第5、7、10回(1931、1933、1936);府展第1-5回(1938-1942)

主題故事閱讀
本籍岐阜。曾入選第五、七、十回臺展(1931、1933、1936)、第一至五回府展(1938-1942)西洋畫部,畫作簽名難以判讀。 山下武夫自幼於臺灣接受教育,就讀臺北市南門尋常小學校、臺北州立臺北工業學校(現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應用化學科。1929年自臺北工業學校畢業後,即進入臺北帝國大學(現 國立臺灣大學)理農學部擔任雇員。1939年中央研究所廢除,其中工業部獨立成為「臺灣總督府工業研究所」,山下武夫因其有「香料及植物精油」方面之專業,因此被聘為有機化學工業部技手,任職至終戰。順帶一提,《臺灣總督府職員錄》中尚有任職於臺北州知事官房文書課以及花蓮港廳稅務課的山下武夫,不過兩者與入選臺府展的山下武夫皆為不同人。 繪畫上,自工業學校時代便喜歡繪畫的山下武夫,師承獨立美術協會會員田中佐一郎。1931年第一次入選臺展,而後1933年、1936年皆有入選紀錄,府展更是連續五年入選,並且在第一、二、四回的府展獲得特選的殊榮。同時,山下武夫也參與日本內地的獨立美術展,至終戰共計五次入選。 美術團體上,山下武夫積極地參與臺灣的畫會組織,包含1933年加入以前衛風格著稱的「新興美術協會」;1935年參加由松ヶ崎亞旗主導的「臺灣美術聯盟」,亦為1938年「洋畫十人展」的創始十人之一,但於第一回展後便退出。最後,於1940年參加由鹽月桃甫擔任議長的「臺灣美術家協會」。而在臺展停辦的1937年,山下武夫亦曾與古川義光、桑田喜好、高田(合字:上高無口下香)、山田東洋等人,舉辦內地人畫家懇親會,希望成立以內地人為主的美術團體,但未見後續活動。 戰後,山下武夫作為技術人員留用,直至1946年12月才與家人一同乘上引揚船攝津丸抵達日本長崎的佐世保港。之後,山下任職於高砂香料研究所,並曾有派任臺灣的經驗。1986年、1988年曾分別於東京マチス珈琲店、ギャラリー「マチス」舉辦油畫個展。1992年10月12日逝世,享壽82歲。
作品數0
史料數8

性別

出生年月日
1910

卒年月日
1992.10.12

卒年地點
日本

卒年地址
神奈川縣相模原市

臺府展入選屆別(年)
臺展第5、7、10回(1931、1933、1936);府展第1-5回(1938-1942)

其他美展出品
新興洋畫展第1-3回(1933、1935-36);臺灣美術聯盟展第1回(1935);獨立美術展第7-10、12回(1937-1940、1942);洋畫十人展第1回(1938);個展(1986、1988)

學歷
臺北工業學校應用化學科

老師
田中佐一郎

工作單位
臺北帝國大學理農學部;工業研究所有機化學工業部;高砂香料研究所

職稱
雇員;技手

參與組織
新興洋畫會;洋畫十人展;臺灣美術家協會

資料來源
1.〈シユール的香り 新分野なゆく山下氏〉,《大阪朝日新聞.臺灣版》,1938-11-02(5版)。
2.〈山下武夫 油絵個展〉,《台湾協会報》,407號(1988-08)(5版)。
3.〈山下武夫氏個展〉,《台湾協会報》,384號(1986-09)(5版)。
4.〈本島畫壇の新體制 臺灣美術家協會(假稱)の誕生〉,《臺灣日日新報》,1940-09-27(7版)。
5.〈油繪十人展 廿五、六兩日東洋畫廊で〉,《臺灣日日新報》,1939-02-24(3版)。
6.〈洋畫十人展 十、十一日東洋畫廊で〉,《臺灣日日新報》,1938-12-10(6版)。
7.山下武夫,〈科學と現代繪畫〉,《臺灣日日新報》,1937-05-16(5版)。
8.〈訃告〉,《台湾協会報》,458號(1992-11)(1版)。
9.〈特選になつた人人の畫歷/西洋畫部〉,《臺灣日日新報》,1938-10-21(7版)。
10.〈敎育會館で新興洋畫展 廿五、六の兩日〉,《臺灣日日新報》,1933-11-25(7版)。
11.〈畫家の懇親會〉,《臺灣日日新報》,1937-07-08(夕刊2版)。
12.〈新興洋畫の試作展〉,《臺灣日日新報》,1935-10-03(5版)。
13.〈新興洋畫會展〉,《臺灣日日新報》,1936-09-26(7版)。
14.〈臺展の中堅作家 臺灣美術聯盟を結成 繪畫、造型、美術、彫塑に 文藝部を加へ四部制〉,《臺灣日日新報》,1934-12-10(7版)。
15.〈臺灣美術聯盟が 最初の作品發表 明治製菓の階上で〉,《臺灣日日新報》,1935-02-21(7版)。
16.山下武夫,〈引揚船.摂津丸〉,河原功解題,《台湾引揚者関係資料集【編集復刻版】 付録1=「台湾引揚史」》,東京:不二出版,2012-04,頁186-188。
17.中村信子,〈一株から始まった『シトロネラ台湾』に賭けた 岩元清・ミツの生涯〉,《台湾協会報》,716號(2014-05)(3版)。
18.許進發,《日治時代臺灣之工業研究機構(1909-1945)》,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2012。
19.渡邊平八郎,〈会員便り〉,《台湾協会報》,367號(1985-04)(5版)。
20.臺灣總督府職員錄系統,〈山下武夫〉,網址:https://who.ith.sinica.edu.tw/search2result.html?h=ojCntkVKQriDxLTox52egeQW7QyW3WrV%2Fx2jA2OPLPp0%2F50C1dBZLIW%2FoQCw2nH4(點閱日期:2023-09-18)。

撰寫者
蕭亦翔

圖像來源
《臺灣新民報》,1938-10-21(2版),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提供。

代表圖像權利註記
6.限於本平台公開瀏覽

人物介紹權利註記
2.CC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