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田新吉

ヤマダ シンキチ(Yamada Shinkichi)

1897.09.12 - 1971

臺展第1-4回(1927-30)

主題故事閱讀
本籍岐阜。曾入選第一至四回臺展(1927-1930)西洋畫部,畫作為名字拼音「Shinki」加上創作日期,或無簽名。 1897年山田新吉出生於日本岐阜縣稻葉郡,1919年進入東京美術學校圖畫師範科就讀,1922年自該校畢業,任岐阜縣女子師範學校教諭。1924年渡臺,主要任教於高雄中學校(現 高雄中學),同時也擔任高雄第一尋常高等小學校、高雄高等女學校等校的教師。1925年,山田新吉與任職於高雄州的橫山精一舉辦洋畫展覽會,兩日會期共吸引兩千人進場。1926年創立「みんなみ社」並舉辦展覽會,成員除了山田新吉外,尚有原進、陣內貞義、川村伊作、高橋清、田中卓爾、山本磯一,總計七名。1927年臺展開辦,山田新吉以中等教員身分無鑑查出品兩幅作品,而後雖然取消無鑑查制度,但山田新吉仍連年入選直至1930年第四回臺展為止。除了參與臺灣美術官展,1928年山田新吉等高雄的藝術家發起美術團體「白日會」,後改名為「高雄美術協會」,為高雄地區重要的美術團體之一。 1930年,南薰造來臺擔任臺展西洋畫部審查員,南下高雄時,山田新吉、皿谷嘉助、鄭獲義、横山精一、髙橋清等藝術家出外迎接,而這些藝術家大多皆為白日會成員。1932年,山田新吉奉臺灣總督府教育視察之命,前往歐美等十三個國家巡遊,後任東港郡役所庶務課視學、東園公學校(後為東門國民學校,現 高雄市大同國小)學校長、皇民奉公會高雄支部訓導班主事。 戰後,山田新吉回到故鄉岐阜縣。1947年以第三回全國美術教育指導者講習會為契機,山田新吉與杉原明雄、高間武夫、福山進成立日本デッサン協會,該協會以學童美術教育實踐為主要目的,福山進另也在山田新吉的鼓勵下成立「教育素描協會」。1953年,以福山進為首,「教育素描協會」發展成為了「形象派美術協會」,包含山田新吉、高間武夫皆名列創立會友。而除了以上美術團體,山田新吉亦主持「岐阜少年美術研究會」,致力於少年美術指導,並獲選為岐阜藝術文化顯彰受賞者(1952)。
作品數0
史料數5

性別

出生年月日
1897.09.12

出生地
岐阜縣稻葉郡

卒年月日
1971

卒年地點
不詳

臺府展入選屆別(年)
臺展第1-4回(1927-30)

其他美展出品
山田新吉、橫山精一洋畫展覽會(1925);みんなみ社展(1926);白日會展

學歷
東京美術學校圖畫師範科

工作單位
岐阜縣女子師範學校;高雄州州立高雄中學校;高雄第一尋常高等小學校;高雄州州立高雄高等女學校;東港郡役所庶務課;高雄州高雄市東園公學校;皇民奉公會高雄支部

職稱
教諭;訓導;囑託;視學;學校長;訓導班主事

同事
島田清安

參與組織
白日(畫)會/高雄美術協會;日本デッサン協會;岐阜少年美術研究所; 形象派美術協會

資料來源
1.東京藝術大学 美術学部 近現代美術史・大学史研究センター,〈東京美術学校在籍者一覧〉,網址:https://gacma.geidai.ac.jp/contents/enrollment/(點閱日期:2024-05-17)。
2. 〈岐阜県芸術文化顕彰受賞者一覧〉,網址:https://www.pref.gifu.lg.jp/uploaded/attachment/390342.pdf(點閱日期:2024-05-17)。
3. 〈山田新吉〉,《臺灣人士鑑》,臺北,興南新聞社,1943-03,頁411。
4. 〈美しい自然が生んだ 美しい使命と功績 躍進を續くる高雄美術協會〉 ,《臺灣日日新報》,1931-01-01(25版)。
5. 〈恩師之部〉,《高雄中学同窓会名簿》,未見:高雄中学同窓会,1962-11,頁6。
6. 〈高雄洋畫展覽會〉,《臺灣日日新報》,1925-12-01(夕刊2版)。
7. 山本磯一,〈みんなみ社第一回 繪畫展覽會に際して 一〉,《臺南新報》,1926-02-19(5版)
8. 岐阜県百科事典制作委員会 ,〈日本デッサン協会〉,《岐阜県百科事典 下 》,岐阜:岐阜日日新聞社,1968,頁1164。
9. 岐阜県百科事典制作委員会 ,〈形象派美術協会〉,《岐阜県百科事典 上 》,岐阜:岐阜日日新聞社,1968,頁532。
10. 劉錡豫,〈戰後臺灣與日本美術交流視野下的遣返日人畫家:以吉野正明與福山進為例〉,《史物論壇》,30期(2023-12),頁83-112。
11. 藤崎綾,〈資料紹介:南薫造の1930(昭和5)年の台湾日記と関連作品〉,《広島県立美術館研究紀要》,第22号(2019),頁25-27。
12. 蔡幸伶,〈從「白日會」探討高雄州之洋畫發展〉,《藝術學》,27期(2011),頁167-220。

撰寫者
蕭亦翔

圖像來源
白適銘編著,《臺灣美術團體發展史料彙編1:日治時期美術團體(1895-1945)》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2019,頁131,藝術家出版社提供。

代表圖像權利註記
6.限於本平台公開瀏覽

人物介紹權利註記
2.CC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