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藤登美子

ゴトウ トミコ(Gotou Tomiko)

1903.8.16 - 不詳

臺展第4回(1930)

主題故事閱讀
本籍富山。曾入選第四回臺展(1930)西洋畫部,畫作簽名為「登美」的日文拼音「Tomi」。 後藤登美子1903年作為金森外次郎與たけ的長女出生於日本富山縣,本名金森登美子。因為父親為橋梁設計師,需要各處移動之故,後藤登美子自幼輾轉就讀日本各地小學校,最終自富山縣植生小學校畢業。1915年,後藤登美子一家渡臺,曾經於臺北帝國大學(現 國立臺灣大學)學習藥學以及解剖,亦取得保母證照;同時也將短歌投稿至《臺灣日日新報》,因而受到時任《臺灣日日新報》短歌選者蒲田丈夫的照顧。1921年,由蒲田丈夫作媒,後藤登美子與臺北工業學校(現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教師後藤保之輔結婚。或許由於丈夫後藤保之輔具有設計相關經歷,婚後後藤登美子開始繪畫創作,並進入臺灣繪畫研究所師事陳植棋、藍蔭鼎與石川欽一郎。1930年,後藤以〈靜物〉一作入選第四回臺展,1935年又入選第一回臺陽美展、第九回臺灣水彩畫展。也約莫此時期,後藤登美子開始為臺北市榮町的福田吳服店設計和服腰帶,並進入臺北東本願寺別院大谷幼稚園擔任保母;1931年另就讀臺北女子高等學院,並於1933年畢業。而後雖然未見後藤登美子有更多美術活動紀錄,但其作為一名文筆家活躍於臺灣,曾在《臺灣婦人界》連載幼兒相關文章,也以「鳥居榕子」為筆名撰寫小說。戰後,後藤登美子曾經於吉見庄助擔任主事的「吉見中級高級家事職業學校」(吉見裁縫學園改制)中,負責教授「圖畫.工作」。引揚後後藤登美子居於京都,成立新興宗教「後藤フット教」。
作品數0
史料數1

別名
金森登美子(Kanemori Tomiko);鳥居榕子

性別

出生年月日
1903.8.16

出生地
日本

出生地
富山縣

卒年月日
不詳

臺府展入選屆別(年)
臺展第4回(1930)

臺府展曾獲獎項或資格
入選

其他美展出品
臺陽美展第1回(1935);臺灣水彩畫展第9回(1935)

父母
父金森外次郎;母金森たけ

配偶
後藤保之輔

學歷
富山縣植生小學校;臺灣繪畫研究所;臺北高等女子學院選科

老師
陳植棋;藍蔭鼎;石川欽一郎

工作單位
臺北東本願寺別院大谷幼稚園;城西技藝指導所托兒所;吉見中級高級家事職業學校

職稱
保母;教師(圖畫.工作)

資料來源
1. 〈大谷幼稚園開園式〉,《臺灣日日新報》1933-04-09(夕刊2版)。
2. 〈城西技藝指導所開所式〉,《臺灣新民報》,1938-03-20(夕刊2版)。
3. 〈新入選に喜ぶ 閨秀畫家〉,《臺灣日日新報》,1930-10-21(7版)。
4. 〈銃後護る仕事〉,《臺灣婦人界》6卷2號(1939-02),無頁碼。
5. 〈臺展の搬入は 十七十八日の兩日 搬入を前にして アマチユ ア畫家は語る〉,《臺灣日日新報》,1931-10-17(7版)。
6. 〈臺灣繪畫研究會生る〉,《臺灣日日新報》,1930-07-14(7版)。
7. 〈後藤保之輔(任台灣實業學校教諭兼台灣公立實業學校教諭)〉,《大正十年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永久保存進退(判)第六卷秘書》,1921-06-01,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03208008X002。
8. 八木康敞,〈フット教物語〉,《丹後ちりめん物語:「うらにし」の風土と人間》,東京:三省堂,1970-03,頁97-117。
9. 蕭亦翔、張哲維編,〈第一回(1935年)〉,《裝飾臺灣的春天:1934-1945臺陽美術協會資料彙編》,臺北:典藏藝術家庭,2024-06,頁32-36。
10. 鳥居榕子,〈佛桑華〉,《臺灣婦人界》第5卷第11號(1938-11),頁97-101。
11. 吉見庄助,《自伝 弛みなき道程》,仙台:私家本,1994年12月),頁316。
12. 野村幸一,〈水彩畫展 開拓すべき餘地がある〉,《臺灣日日新報》,1935-11-27(6版)。

撰寫者
蕭亦翔

圖像來源
〈新入選に喜ぶ 閨秀畫家〉,《臺灣日日新報》,1930-10-21(7版)。

代表圖像權利註記
6.限於本平台公開瀏覽

人物介紹權利註記
2.CC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