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石樵

リ セキショウ(Ri SekiShou)

1908.07.13 - 1995.07.07

臺展第1-10回(1927-36);府展第1-6回(1938-43)

主題故事閱讀
新莊人,曾出品第一回至第十回(1927-36)臺展西洋畫部,以及第一回至第六回(1938-43)府展西洋畫部,落款早期為「SEKISHO」,之後為「石樵」。 李石樵出生於臺北廳新庄支廳,家中務農,年幼時就讀新莊第二公學校,1923年進入臺北師範學校,師事水彩畫家石川欽一郎,並參與臺灣水彩畫會。1927年,李石樵以臺北橋為題材出品水彩畫〈大橋〉成功入選第一回臺展。畢業後李石樵於1929年前往東京報考美術學校,期間前往多個畫塾習畫備考,兩度報考落榜後於1931年考取。1933年於暑假期間返臺取材板橋林家花園,繪製油畫〈林本源庭園〉入選帝展。1934年與李梅樹、楊三郎、廖繼春、陳澄波、陳清汾、顏水龍與立石鐵臣成立臺陽美術協會。1935年畢業後往返臺、日兩地,從事創作並持續出品各大畫展,同年在臺中州立圖書館舉辦個展,期間受楊肇嘉贊助,為其繪製家族肖像。1938年舉家搬至臺中。1943年獲得新文展(原帝展)無鑑查資格。 戰後,李石樵在臺北市新生南路開設畫室,長年擔任臺灣省全省美術展覽會審查員、顧問、評議委員等職,也先後在臺灣師範大學、文化大學與國立藝專等任教,1975年與鄭世璠等共同發起芳蘭美術會。1992年成立李石樵美術館,1995年逝世於美國紐約。
作品數0
史料數17

性別

出生年月日
1908.07.13

出生地
臺北廳新庄支廳

卒年月日
1995.07.07

卒年地點
美國

卒年地址
紐約

臺府展入選屆別(年)
臺展第1-10回(1927-36);府展第1-6回(1938-43)

父母
父李本;母胡杏

兄弟姊妹
兄李丁照、李雲水;姊李伴;弟李堆鍛、李國棟;妹李蕊、李勉

配偶
周來富

學歷
新莊第二公學校;臺北師範學校/臺北第二師範學校;東京美術學校

老師
石川欽一郎;吉村芳松;岡田三郎助

工作單位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文化大學;國立藝術專科學校

職稱
教授

參與組織
臺灣水彩畫會;臺陽美術協會;臺灣文藝聯盟

資料來源
1. 李石樵,〈酸苦辣〉,《臺北文物季刊》,3;4(1955-03),頁84-88。
2. 「李石樵學籍資料」(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藏)。
3. 吳天賞,〈洋畫家點描〉,《臺灣文學》,1:2(1941-09),頁41。
4. 白雪蘭,《李石樵繪畫研究》,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1989。
5. 李欽賢,《高彩.智性.李石樵》,臺北:雄獅,1998。
6. 〈李石樵氏の個人展〉,《臺灣日日新報》,1935-04-20(3版)。

撰寫者
劉錡豫

圖像來源
〈李石樵像〉,約1930年代,陳澄波舊藏,PH5_007,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

代表圖像權利註記
6.限於本平台公開瀏覽

人物介紹權利註記
2.CC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