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樹

リン カイジュ(Lin Kaiju)

1915 - 不詳

臺展第9回(1935)

宜蘭人,曾以〈七面鳥〉入選第九回臺展(1935)東洋畫部,畫作簽名為「海樹」加一枚方印。 根據1935年10月22日《臺灣日日新報》(9版)報導,林海樹住在「宜蘭街艮門一一四」,自幼喜愛繪畫,1930年自宜蘭公學校畢業以後,向宜蘭城隍廟旁的畫師周昆海(報導寫作周焜海)習畫三年,之後獨自以裝飾繪畫為業並獨自研究日本畫,入選臺展時年僅20歲。1930年代後期,林海樹與小說家吳漫沙(1912-2005)合作,在《風月報》、《南方》系列雜誌上協助繪製吳漫沙的連載作〈母性之光〉、〈莎秧的鐘〉與〈桃花江〉等小說插圖,以及雜誌封面等。另外,林海樹也曾於1937年的《臺灣日日新報》上刊載新年插圖〈雪中送炭〉。1939年《風月報》某記者曾評價林海樹:「天才之青年畫家」、「為人謙恭溫柔、待人接物、十分誠篤。」 戰後林海樹仍居於宜蘭,《宜蘭縣志卷七:藝文志》(1970)評價林海樹能畫國畫(水墨畫)與水彩畫。
作品數0
史料數1

性別

出生年月日
1915

出生地
臺北州宜蘭郡

卒年月日
不詳

卒年地點
不詳

臺府展入選屆別(年)
臺展第9回(1935)

配偶
吳紫玉

學歷
宜蘭公學校

老師
周昆海

參與組織
風月報

資料來源
〈臺展初入選の人たちの喜び〉,《臺灣日日新報》,1935-10-22(9版)。
〈雪中送炭 宜蘭 林海樹氏畫〉,《臺灣日日新報》,1937-01-08(12版)
吳漫沙著、林海樹畫,〈桃花江〉《風月報》,78卷(1939-01),頁12。
吳漫沙,〈漫沙啟事〉,《風月報》,77卷(1939-01),頁16。
記者,〈藝園消息〉,《風月報》,84卷(1939-04),頁6。
楊景天纂修,《宜蘭縣志卷七:藝文志第二篇藝術篇》,宜蘭:宜蘭縣文獻委員會,1970,頁10。

撰寫者
劉錡豫

代表圖像權利註記
6.限於本平台公開瀏覽

人物介紹權利註記
2.CC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