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池上秀畝
イケガミ シュウホ(Ikegami shuho)
本籍長野,本名國三郎,曾擔任臺展第5回(1931)東洋畫部審查員,並出品《時雨》、《吹雪》兩件作品參展,根據K.Y生的評論,這兩件作品是池上「來臺之後僅花費一天半的時間製作完成的」。池上秀畝的父親池上秀華是四條派畫家,秀畝明治22年(1889)小學畢業後,拜荒木寛畝為師,學習文人畫。1908年文展初入選。1916年起3年連續榮獲文展特選,但1918年與同志組織新結社,表示對文展審査的不滿,促使文展改革。1919年、帝展無鑑査出品。1933年、帝展審查員。根據《臺灣日日新報》的報導,池上秀畝和矢澤弦月、和田三造、小澤秋成於1931年10月14日從神戶同乘瑞穗丸出發,17日抵達基隆。19-20日審查結束後,除了22日在總督府食堂的「美術講演」,池上秀畝似乎還多停留臺灣幾日。臺日報11月10日的「詩壇」專欄,刊有〈寄懷池上秀畝畫伯載筆遊臺灣〉和〈贈池上秀畝畫伯用東坡書煙江疊嶂圖韵〉兩則,從前一則「初遊南國興如何。勝境佳區儘醉歌」、「寄語歸期勿相誤。由來南國美人多」等句,池上似乎不同於其他審查員到阿里山等名勝寫生,而是耽於「溫柔鄉」與「醉歌」之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