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華

サイ ブンカ(Sai BunKa)

1907 - 不詳

臺展第4、10回(1930、1936);府展第6回(1943)

臺北人,曾入選第四、十回(1930、1936)臺展東洋畫部,與第六回(1943)府展東洋畫部,入選作品是〈田家幽秋〉、〈晚秋〉、〈寒林幽居〉,落款為「文華」。 蔡文華為臺北大稻埕畫師蔡雪溪(蔡信其)之子,生於1907年,自幼喜愛繪畫並受到父親的影響與指導,1930年畢業於臺北成淵學校(今成淵高中),之後進入臺北醫學專門學校(後併為臺北帝國大學醫學部,今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生理教室工作。1930年首次入選,1936年二度入選臺展。1943年進入茶行工作,並在該年與父親蔡雪溪同時入選府展,為《興南新聞》所報導。 蔡文華在臺府展中分別創作過類似郭雪湖風格的細密風景畫(後有「雪湖派」之稱),以及明顯帶有南畫元素的水墨山水。除此之外,在正月的《臺灣日日新報》上,有時也能看到蔡文華受邀繪製的山水作品。另外,1933年由林錫慶編纂的書畫圖錄《東寧墨蹟》,也有收錄蔡文華的山水〈松下有響〉與〈游鯉〉兩作,為其入選1932年南瀛新報社主辦全島書畫展的作品,偏向傳統書畫的風格,由此體現其創作的多面性。
作品數0
史料數3

性別

出生年月日
1907

卒年月日
不詳

卒年地點
不詳

臺府展入選屆別(年)
臺展第4、10回(1930、1936);府展第6回(1943)

其他美展出品
南瀛新報社全島書畫展(1932)

父母
父蔡雪溪

學歷
成淵學校

老師
蔡雪溪

工作單位
臺北醫學專門學校;臺北帝國大學醫學部

職稱

資料來源
〈親子ふ揃つて入選〉,《興南新聞》,1943-10-23(2版)。
〈臺北 蔡文華氏畫〉,《臺灣日日新報》,1937-01-09(12版)。
〈蔡文華氏畫〉,《臺灣日日新報》,1933-01-12(8版)。
林錫慶,《東寧墨蹟》,臺北:東寧墨蹟編纂會,1933。
黃琪惠,《日治時期臺灣傳統繪畫與近代美術潮流的衝擊》,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12,頁243。

撰寫者
劉錡豫

圖像來源
〈親子ふ揃つて入選〉,《興南新聞》,1943-10-23(2版),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提供。

代表圖像權利註記
6.限於本平台公開瀏覽

人物介紹權利註記
2.CC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