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永火

シャ エイカ(Shia Eika)

1913 - 不詳

臺展第4、6、7、10回(1930、1932、1933、1936);府展第2回(1939)。

臺北人,曾入選第四、六、七、十(1930、1932、1933、1936)臺展以及第二回(1939)府展東洋畫部,落款為「松華」搭配一枚方印,推測「松華」為其雅號。 謝永火生於1913年,住在臺北市新起町,父親王德經營造漆廠,兄長謝永河承繼父業,同時也是一名登山作家。根據謝永河在1932年1月15日《臺灣日日新報》(6版)的文章,弟弟謝永火為自學日本畫,透過臺北的圖書館進行學習研究,於1930年以描繪士林劍潭一帶景色的〈宮ノ下附近〉首次入選第四回臺展,學界多認為有受到郭雪湖〈圓山附近〉的細密風格影響;之後持續以精緻細膩的畫風多次入選,如1936年第十回臺展的〈コークス竈〉等。
作品數0
史料數5

別名
松華

性別

出生年月日
1913

卒年月日
不詳

卒年地點
不詳

臺府展入選屆別(年)
臺展第4、6、7、10回(1930、1932、1933、1936);府展第2回(1939)。

父母
父王德

兄弟姊妹
兄謝永河

資料來源
〈全島に亙り募集したもの 自分は專檢を 弟は臺展に入選 商業に利用して非常な利益〉,《臺灣日日新報》,1932-01-15(6版)。
中華民國工商協進會主辦工商徵信所,〈謝永河〉,《自由中國工商人物誌》,臺北:中華民國工商協進會,1955,頁350。
李進發,〈從鄉土情懷與優雅特質析論郭雪湖的文化傳承與影響〉,《臺灣美術季刊》,77期(2009-07),頁58-81。

撰寫者
劉錡豫

代表圖像權利註記
6.限於本平台公開瀏覽

人物介紹權利註記
2.CC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