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敬輝

チン ケイキ(Chin KeiKi)

1911.04.25 - 1968.06.16

臺展第4、6-10回(1930、1932-36);府展第2-6回(1939-43)

主題故事閱讀
淡水人,曾入選第四回(1930)、第六至第十回(1932-36)臺展東洋畫部,以及出品第二至第六回(1939-43)府展東洋畫部,落款「敬輝」或蓋方印。皇民化時期改名「中村敬輝」。 陳敬輝出生於臺北廳新店區,父親郭水龍是長老教會馬偕牧師的學生,後為新店教會牧師。陳敬輝自幼過繼給馬偕的女婿,艋舺長老教會牧師陳清義,1913年受洗成為基督長老教會教徒,並送往日本京都求學、成長。先後畢業於京都市室町小學校、京都市立美術工藝學校與京都市立繪畫專門學校,期間以學校畢業作入選第四回、第六回臺展。1932年返臺,先後擔任艋舺教會執事、淡水女學院圖畫教師,隔年再度入選臺展,1939年後取得府展無鑑查資格。 官展之外,陳敬輝活躍於栴檀社、六硯會、麗光會等美術團體,1940年代開始成為臺陽美術協會的一員。戰後擔任全省美術展覽會與全國美展的審查員。 教育方面,陳敬輝除了長年任教淡水中學、淡水女學院之外,戰後亦曾受邀擔任國立藝專與淡水工商管理專科學校的兼任教授。一生有多位學生活躍藝壇,可見其藝術教育的成就,戰前學生如林玉珠、雷文子曾入選臺府展,徐藍松入選臺陽展,戰後有則楊維中、張子隆、吳炫三、陳銳等藝術家。1968年,陳敬輝因病逝世,葬於淡江中學墓園。
作品數0
史料數11

別名
中村敬輝

性別

出生年月日
1911.04.25

出生地
臺北廳新店區

卒年月日
1968.06.16

卒年地點
臺灣

卒年地址
臺北縣淡水鎮

臺府展入選屆別(年)
臺展第4、6-10回(1930、1932-36);府展第2-6回(1939-43)

其他美展出品
六硯會日本畫展覽會(1933);麗光會展覽會(1933);臺陽美術協會展覽會第6-8回展(1940-1942);全省美術展覽會第1-23屆(1946-1968)

父母
父郭水龍、母陳彬卿;繼父陳清義、繼母偕媽連(Mary Ellen Mackay)

兄弟姊妹
妹陳碧雲

配偶
中村春子

學歷
京都市室町小學校;京都市立美術工藝學校;京都市立繪畫專門學校

老師
中村大三郎;菊池契月

工作單位
艋舺長老教會;淡水中學;淡水女學院;私立淡水女子高等學校;私立淡水中學校;國立藝術專科學校;淡水工商管理專科學校

職稱
執事;圖畫教師;兼任教授

同事
林玉珠

參與組織
栴檀社;六硯會;麗光會;臺陽美術協會;臺灣美術奉公會

資料來源
1. 私立淡水女學院同窓會,《Tām-chúi lú hḱ-ī tông-chhong-hōe hōe-liók(淡水女學院同窗會會錄)》,淡水:同編者,1934,頁3。
2. 游閏雅,《近代日本畫在淡水的發展、傳承與風土詮釋:以畫家木下靜涯、陳敬輝為探討中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21。
3. 陳俊哲、張子隆,《淡水藝文中心雙週年特展:陳敬輝》,臺北:淡水鎮公所,1995。
4.〈アトリヱ巡り(十六)〉,《臺灣新民報》,1933-10-07(6版)。
5. 中村敬輝,〈回顧十年〉,《淡水學園叢書第五篇 創立滿三周年記念歌文集》,淡水:淡水學園,1941,頁45。
6. 〈艋舺教會姓名簿 成人部 特別號〉,賴永祥長老史料庫,網址:http://www.laijohn.com/archives/pc/Tan/Tan,Ehui/A/bk.htm(點閱日期:2024-03-19)。

撰寫者
劉錡豫

圖像來源
蔡雲巖舊藏照片。

代表圖像權利註記
6.限於本平台公開瀏覽

人物介紹權利註記
2.CC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