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英聲

チン エイセイ(Chin Eisei)

1898.12.16 - 1961.5.28

臺展第3-4回(1929-30)

主題故事閱讀
臺北大稻埕人。曾入選第三、四回臺展(1929-30) 西洋畫部,入選作品分別為〈後巷〉、〈畫室〉,畫作簽名為「CHIN Ei Sei」,為「陳英聲」的日文讀音。根據中研院臺史所典藏的履歷表所載,陳英聲在1914年3月畢業於大稻埕公學校(今太平國小),4月進入國語學校公學師範部乙科,並在1918年畢業後任大稻埕第二公學校(今日新國小)訓導,1922年轉任於大稻埕女子公學校(今蓬萊國小);除學校教職外,亦曾擔任國勢調查(人口普查)委員、大稻埕青年團教育部長等職,熱心地方公共事務。學生時期,陳英聲便受石川欽一郎的啟蒙而投入水彩畫創作,積極參與畫會團體,且與藍蔭鼎交往甚密,1928年夏天曾一同前往滿州、朝鮮和日本寫生,並在返臺後舉辦個展;1930年代再到屏東大武山描繪原住民部落風情。1937年,陳英聲辭去教職,擔任妻子蘇笑經營的大稻埕幼稚園主事(園長),於此期間兼任臺北市教化聯合會委員、臺北商工協會理事、煙草賣捌人匿名組合員(批發商)等職。1940年配合皇民化運動改名為德山忠正,許多畫作改以此名落款。據家屬所言,陳英聲於二二八事件後多次遷居、性格沉默寡言,最後在1961年抑鬱而終。
作品數9
史料數2

性別

出生年月日
1898.12.16

出生地
臺北

出生地
臺北州臺北市蓬萊町七十八番地

卒年月日
1961.5.28

卒年地點
臺北市

卒年地址
臺北市

臺府展入選屆別(年)
臺展第3-4回(1929-30)

臺府展曾獲獎項或資格
入選

其他美展出品
七星畫壇洋畫展覽會(1926);第二回七星畫壇展(1927);臺灣水彩畫展覽會(1927);第三回七星畫壇展(1928);滿鮮內地旅行作品展覽會(1928);赤島社美術展(1929);日本水彩畫展(1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