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李德和

チョウリ トクワ(CyoLi Tokuwa)

1893.5.6 - 1972.12.11

臺展第7回(1933)、第10回(1936);府展第1回(1938)至第6回(1943)

主題故事閱讀
雲林西螺人。本名李德和,1912年結婚後冠夫姓,並曾改姓長谷。臺灣日治時期東洋畫家,曾入選臺展第7回(1933)、第10回(1936)、府展第1-6回(1938-43),並曾獲得特選、總督賞、推薦(推選)等資格,入選作品以花鳥畫為主,畫作落款多單用兩枚方印。根據《臺灣人士鑑》(1943)及總督府職員錄,張李德和於明治43年(1910)3月自臺北國語學校附屬女學校(之後的第三高女)畢業,同年4月於斗六公學校(今鎮西國小)、1912年轉至西螺公學校(今文昌國小)、1913年轉至嘉義公學校(今崇文國小)任教,職稱皆「雇」(代用教師)。1932年2月至1939年9月於夫君經營之私立嘉義產婆講習所擔任教務兼舍監。至於東洋畫師承,林伯亭雖指出墨洋社)開班授課的名單中有張李德和,但林玉山卻曾說(1955):「此會完全是文人畫風的團體」。張李的「自跋」則提及「由京都來之(代谷)耕外畫伯,開設講習會,與林玉山氏(常春)常久氏等,共事參加,後即從玉山同仁磨練,成就東洋畫方」,「東洋畫方」即東洋畫法,「講習會」指的是南國大和繪研究會。大和繪在此應是指稱日本畫,而非指稱完成於平安時代的和風繪畫樣式。
作品數1
史料數9

別名
李氏德和;張李氏德和;長谷德和;長谷氏德和

性別

出生年月日
1893.5.6

出生地
臺南州虎尾郡西螺堡西螺

卒年月日
1972.12.11

卒年地點
日本青森

卒年地址
日本青森

臺府展入選屆別(年)
臺展第7回(1933)、第10回(1936);府展第1回(1938)至第6回(1943)

其他美展出品
春萌畫展;東京人文畫展

父母
父李昭元;母廖又(幼)

配偶
張錦燦(長谷武峰)

專長
東洋畫(日本畫)

老師
林玉山;代谷耕樵(耕外);王亞南;張

工作單位
斗六公學校(今鎮西國小);西螺公學校(今文昌國小);嘉義公學校(今崇文國小);嘉義產婆講習所

職稱
雇;教務兼舍監

參與組織
鴉社書畫會;墨洋社;春萌畫會;南國大和繪研究會(耕外畫會)

時間分期
日治時期

資料來源
1.〈長谷德和〉,《臺灣人士鑑》,興南新聞社,1943,頁319。2.〈臺展入選閨秀 臺南州有兩人〉,《臺灣日日新報》,1933-10-26(版8)。3.琳瑯山閣主人,〈略傳〉,《琳瑯山閣唱和集》,嘉義:詩文之友社,1968,頁21-29。4.〈張李德和生平年表〉,《張李德和詩文集・下》,臺北:巨流,2000,頁601-614。5.〈張李德和年表〉,《張李德和的世界》,臺南:真理大學臺灣文學資料館,2010,頁8-12。6.張李德和,〈自跋〉,《琳瑯山閣吟草》,嘉義:龍文出版社,1953,頁108。7.洪韶圻,《論府展時期(1938-1943)羅山女史張李德和(1893-1972)的「繪畫成就」》,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論文,2017。8.林伯亭,《嘉義地區繪畫之研究》,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1995,頁120、128。9.林玉山,〈藝道話滄桑〉,《臺北文物》,第3卷第4期(美術運動專號),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55,頁80。

撰寫者
李淑珠

代表圖像權利註記
6.限於本平台公開瀏覽

人物介紹權利註記
2.CC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