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月赳

シオツキ タケシ(Shiotsuki Takeshi)

1909.1.12 - 1948.3.17

臺展第2回(1928)

宮崎人。曾以〈前庭のある洋館〉一作入選第二回臺展(1928)西洋畫部,畫作簽名於圖版上無法辨別,簽名下方有創作時間。 鹽月赳作為鹽月桃甫之長子,出生於1909年1月。鹽月赳出生時,鹽月桃甫仍在東京美術學校(現 東京藝術大學)圖書師範科就讀。之後,鹽月桃甫輾轉任教於大阪、愛媛等地,鹽月赳隨著父親在各地成長、就學。1921年,鹽月桃甫一家渡臺,鹽月赳進入臺北高等學校(現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尋常科就讀,並直升臺北高校文科甲類。 就讀臺北高校期間,與濱田隼雄、土方正巳、今澤正雄、中村地平(中村治兵衛)、蔭山泰敏六人一同製作同人誌《足跡》,同人中,鹽月赳、濱田隼雄、土方正巳、蔭山泰敏四人為美術部成員,其中蔭山泰敏為四位部員中,晚其他三位一年的學弟。鹽月赳在僅發行三期的《足跡》上,刊載了小說〈阿秋〉、〈都會の憂鬱者〉以及散文詩〈想華。南國の幻想〉。而《足跡》的封面,則是由其父、臺高美術部的主導者鹽月桃甫作畫。在臺北高校二年級時,除了《足跡》的創刊,鹽月赳也入選第二回臺展,是鹽月赳唯一一次入選臺灣官辦美展。 1929年,鹽月赳自臺北高校畢業,進入東京帝國大學(現 東京大學)美學美術史學科就讀。上京之後,除了1930年曾經入選過第四回構造社展,其餘大多進行文學活動,並結識太宰治等作家。文學活動上,加入了同人誌《海豹》、也為評論雜誌《浪漫古典》撰稿,亦為雜誌《散文》之主宰(主導者)。1939年,鹽月赳出版評論集《薔薇の世紀》(赤塚書房),並任職於《政界往來》以及《東洋經濟》,曾因為工作前往北京。戰後回到日本,並於1948年辭世,享年39歲。鹽月赳之忌日(3月17日),以其作品《薔薇の世紀》為由,被命名為「薔薇忌」。另,太宰治曾以鹽月赳為結婚一事為本,寫成短篇小說〈佳日〉,文中主角大隅忠太郎的原型便是鹽月赳。
作品數0
史料數1

性別

出生年月日
1909.1.12

出生地
日本宮崎縣

卒年月日
1948.3.17

卒年地點
日本

臺府展入選屆別(年)
臺展第2回(1928)

臺府展曾獲獎項或資格
入選

其他美展出品
臺北高校美術部展覽會第1回(1926);構造社展第4回(1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