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

此為丸山福太以推薦(免審查)出品昭和15年(1940)第3回府展東洋畫部的畫作。「首夏」即夏季的開端,或指農曆4月。採取邊角式構圖,畫中植物似是阿勒勃樹,花期便是在初夏時節,會開出黃金色的花朵,也被稱作黃金雨。阿勃勒為豆科蘇木亞科,原產於南亞南部,分布在南亞、東南亞、臺灣等地,被視作南國情趣的象徵之一。值得一提的是,在丸山之前任職於臺北第3高等女學校(今中山女中)的鄉原古統,第1回臺展出品的《南薰綽約》(1927),同樣有描繪阿勃勒盛開的樣子。在垂掛著金色藤花的阿勃勒下,一隻鳳蝶翩然飛舞。全畫以平塗手法及白描線條組成,使得畫面富裝飾性。《臺灣日日新報》的報導稱此回府展的作品有「日本式的作風」,稱包含此畫在內的數件作品「不乏優良的大作,予人明確的製作態度,得以一窺畫壇的新體制」,不過並未明確點評此畫的表現。

識別號
CA13_015_P003_090_e_f3a

作品名稱(原文)
首夏

作品名稱(中文)
初夏

創作者
丸山福太

時間資訊
1940

地點類型
創作地點

地點名稱
臺灣

地址
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