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內容
初孫
初孫
此為李石樵出品昭和13年(1938)第1回府展西洋畫部的無鑑查作品。本作以橫長方形式構圖,為一幅描繪家族成員迎接新生兒的人物群像畫。畫中有5人,居中坐在沙發上的婦人為婆婆,畫面左側是身穿西裝的兒子,右邊坐在另一張椅子上、穿著洋裝、抱著新生兒的是年輕媳婦,長孫女側坐在沙發扶手上。畫中人物表情嚴肅,兒子和媳婦也呈現出恭敬與略顯拘謹的神情,主角雖然是身為「初孫」的男嬰,但畫面的焦點卻在直視著觀者的婆婆。顏娟英(1998)認為,這幅家族人物畫中人物的神情與座次安排,暗示著臺灣傳統家庭的倫理與權力關係,如居中者,是掌握家中經濟大權、最有權力與地位的婆婆,兒子、媳婦皆居其次。當時評論則主要針對畫風而言,岡山蕙三評曰:「招待參展的李石樵《初孫》,技法巧妙,然而這次發表作品過於學院派,缺乏生氣,人物有些太多,希望明年作品更努力」,認為畫中人物太多,畫風過於學院派,評者其意或認為此人物群像人物太多,或有失焦之虞,且太偏重於學院派的寫實畫風,雖然嚴謹,但缺乏活潑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