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內容
和睦的鯉魚
和睦的鯉魚
此為1933年(昭和8年)第七回臺展東洋畫部謝清埤的入選作。綜觀謝清埤歷年入選臺府展東洋畫部的作品,皆為鯉魚題材,而此作則是第一幅。謝清埤為宜蘭人,赴日就讀廣島旭山商業學校,根據1933年10月25日《臺灣日日新報》(夕刊2版)的報導,他於在校期間師事畫家藤本稔(報導誤植為藤田稔)。此次臺展,謝清埤共出品三件東洋畫,僅入選一件,都是返臺後於宜蘭創作而成。
畫中描繪兩隻鯉魚悠遊於水中,謝清埤以細膩且淡雅的線條表現鯉魚鱗片的質感,以及尾、鰭靈動搖擺的姿態。另一方面,他以暈染般的筆法描繪隱於池水底部的水草,呈現水中的空間層次感。兩隻鯉魚悠游自在的樣子,也確實表現「和睦」的意象。
畫中描繪兩隻鯉魚悠遊於水中,謝清埤以細膩且淡雅的線條表現鯉魚鱗片的質感,以及尾、鰭靈動搖擺的姿態。另一方面,他以暈染般的筆法描繪隱於池水底部的水草,呈現水中的空間層次感。兩隻鯉魚悠游自在的樣子,也確實表現「和睦」的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