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內容
妍春
妍春
此為野村誠月入選昭和5年(1930)第4回臺展東洋畫部的作品。畫題「妍春」是指風景春光妍麗,亦可能用以代稱美人。在前景和式屋簷下的廊道裡,畫家描繪了兩位身穿華美和服的女子,一坐一立。其中坐著的女子左手指著窗外,望著站著的女子,彷彿正在邀她一同觀賞簷廊外的春光美景。此時外頭花團錦簇,草木茂盛,中央的潺潺流水上有竹子搭製的小橋。乍看之下,頗為契合畫題所表現的春光妍麗之意,不過《臺灣日日新報》署名N生的評論卻指出此畫是「將兩個美女襯以秋天山景」,顯示「妍春」應是代稱畫中美人,右邊的美人身上亦著櫻花紋樣的和服,與題呼應。N生接著進一步批判此畫:「高喊婦人解放、婦人參政已然成為時代心聲之際,仍有畫家無動於衷地描繪著作為男性玩物的美女」。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女性主義高漲,婦女們也逐漸步入職場。N生批評誠月的作品顯然不合時宜,正是反映了這波婦女解放的風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