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為1938年(昭和13年)第一回府展西洋畫部高田「高+香」(組字:「高」無「口」,下置「香」)之特選作:〈幹〉。此作以喬木的局部作為描繪對象,並呼應作品名稱之意涵。於畫作中央拔地而起的喬木,其樹幹粗大,且微微朝畫面左側傾斜;為支撐高大的樹身,靠近地面的根部進而演化成突起、向上垂直生長,呈現三角翼狀的板根。於畫面右上角斜向的樹枝,其枝幹上掛有類似爬藤類的植物,不僅自然垂落,且花序成團。此作背景仍以布滿於整個畫面的樹幹、葉片為主,營造蓊鬱之景。畫家藉由明暗對比區分出作為主角的樹幹以及周遭的森林,為看似複雜的畫面編排出明確的前後與主客關係。 在〈洋畫の部〉中岡山蕙三評論:「高田『高+香』的〈幹〉引人注目,強韌的樹幹令人感動,好像攝影的效果,以明暗的調子表現樹幹的強韌感。色彩有些裝飾性,因此缺乏深山的幽邃深入感。」而岡山蕙三所提及攝影與樹幹的強韌感,應是畫家運用色塊筆觸構成畫面,藉此產生獨特的視覺效果。

識別號
CA11_124_P075_546_w_f1

作品名稱(原文)

作品名稱(中文)

創作者
高田「高+香」(高田馨)

材質
待考

尺寸
待考

落款
畫作左下角有落款「KAO.T」

時間類型
發表時間

時間資訊
1938

地點類型
發表地點

地點名稱
臺灣

地址
臺灣

展覽名稱
府展

屆數
第1回

年代
1938年(昭和13年)

畫部
西洋畫部

資格獎項
特選

會場
臺灣教育會館

展示間
第六室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出版者
臺灣總督府

撰寫者
洪婉容

資料來源
1.臺灣總督府,《第一回府展圖錄》,臺北:臺灣總督府,1938。
2.岡山蕙三,〈洋畫の部〉,《臺灣日日新報》,1938-10-28(3版)。中譯參閱《風景心境—台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上冊)》,臺北:雄獅美術,2001,頁268-269。
3.章錦瑜,〈論台灣常見觀賞喬木之板根特色〉,《林業研究季刊》,30卷1期(2008),頁75。

代表圖像權利註記
6.限於本平台公開瀏覽

作品介紹描述資料權利註記
2.CC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