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內容
2. 〈高雄測候所 修理元英領館事 來年度設置〉,《臺灣日日新報》,1930-03-05(版5)。
3. 野村幸一,〈臺展漫評〉,《臺灣日日新報》,1934-10-29(版3)。
4. 〈豆腐作りを手伝ひ 朋友と励して精進 小学校を出たばかりの青年 高雄の後藤俊君〉,《臺灣日日新報》,1934-10-23夕刊(版2)。
看得到測候所的風景
看得到測候所的風景
此為後藤俊入選昭和9年(1934)第8回臺展西洋畫部的作品。「測候所」即氣象觀測的建築。《臺灣日日新報》於同年10月23日前去採訪畫家時,畫家表示畫中場景為:「自己家門口前的山景」,且報導有提到畫家的住址在高雄市內「哨船町2之21」,即現今高雄鼓山哨船頭里內。由此推測,畫中所描繪的測候所,應是坐落在哨船頭山上的原「打狗英國領事館」,此領事館在日治初期轉售總督府作為官舍使用,昭和6年(1931)改為高雄測候所。從畫家的住處往外看,便能遠眺到山頭插著旗幟的測候所。而山腳下是高低錯落的民宅建築,左側有一布告欄立著。此畫當時陳列在西洋畫部第7展覽室,臺日報記者野村幸一評曰:「似乎是不知畫刀用法的作家。畫刀決不是拿來直接沾顏料就畫,必須先用畫筆畫了之後再用畫刀抹擦,而畫刀若使用太頻繁會有金屬的冰冷感,或許這些大家都很清楚,毋需贅言,但因是評論,不禁想講一下」。從畫面來看,畫中確實充斥著以畫刀刮出的塊面,雖說畫刀常在油畫創作上代替畫筆使用表現塊面。然而野村認為過於頻繁的使用會導致畫面色塊切面銳利,因而「會有金屬的冰冷感」。
作品資訊
識別號
CA08_131_P059_510_w_t8作品名稱(原文)
測候所ノ見エル風景作品名稱(中文)
看得到測候所的風景創作者
後藤俊時間資訊
1934地點類型
創作地點地點名稱
臺灣地址
高雄市鼓山區哨船頭里展覽資訊
展覽名稱
臺展屆數
第8回年代
昭和9年(1934)畫部
西洋畫部資格獎項
一般出品(送件)、入選會場
臺北教育會館展示間
第七室參展紀錄
1. 昭和9年(1934)第8回臺展西洋畫部作品其他資訊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出版者
財團法人學租財團撰寫者
劉錡豫時間分期
日治時期資料來源
1. 財團法人學租財團,《第八回臺灣美術展覽會圖錄》,臺北:財團法人學租財團,1935。2. 〈高雄測候所 修理元英領館事 來年度設置〉,《臺灣日日新報》,1930-03-05(版5)。
3. 野村幸一,〈臺展漫評〉,《臺灣日日新報》,1934-10-29(版3)。
4. 〈豆腐作りを手伝ひ 朋友と励して精進 小学校を出たばかりの青年 高雄の後藤俊君〉,《臺灣日日新報》,1934-10-23夕刊(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