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芽

此為不破周子入選昭和10年(1935)第9回臺展東洋畫部的畫作。原文畫題的「きざし」,漢字為「兆し」或「萌し」,「徵兆」或「前兆」之意,此畫呈現的是「春之徵兆」,故譯「萌芽」。畫中有多種植物密布,畫家取景鳳凰木、檳榔樹等臺灣常見樹木的樹梢,畫出四周樹木枝梢嫩苗萌芽,四周花苞即將綻放的景象。檳榔樹後方,鳳凰木的豆莢成串掛著,且樹葉泰半凋零,與前景枝枒花苞綻放的榮景呈現鮮明的對比。左下角有「周子」鈐印。此畫當時陳列於東洋畫部第2展覽室,立石鐵臣在《臺灣日日新報》上撰文評曰:「不破周子的《萌芽》,是充滿愛、使用纖細神經的美麗創作」,「愛」、「纖細神經」、「美麗」等詞,容易讓人聯想到所謂的女性特質,有趣的是,此種評語在當時的畫評,尤其是針對「閨秀畫家」作品的評論中,十分常見。

識別號
CA09_021_P008_102_e_t9

作品名稱(原文)
きざし

作品名稱(中文)
萌芽

創作者
不破周子

時間類型
創作時間

時間資訊
1935

地點類型
創作地點

地點名稱
臺灣

地址
臺灣

展覽名稱
臺展

屆數
第9回

年代
昭和10年(1935)

畫部
東洋畫部

資格獎項
一般出品(送件)、入選

會場
臺北教育會館

展示間
第二室

參展紀錄
1. 昭和10年(1935)第9回臺展東洋畫部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出版者
財團法人學租財團

撰寫者
劉錡豫、李淑珠

時間分期
日治時期

資料來源
1. 財團法人學租財團, 《第九回台灣美術展覽會圖錄》, 臺北: 財團法人學租財團, 1935。
2. 立石鐵臣,〈第九回臺展相互評 西洋画家の観た東洋画の批判〉,《臺灣日日新報》,1935-10-30(版6)。

代表圖像權利註記
6.限於本平台公開瀏覽

作品介紹描述資料權利註記
2.CC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