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高雄風景
高雄風景
此為審查員小澤秋成出品昭和8年(1933)第7回臺展西洋畫部的作品,與本回另一幅《高雄の夏》,同樣畫高雄港景色,只是角度略微不同。畫家站在壽山上甫落成不久的海洋觀測所(1931年由清代英國領事館改建而成,即今打狗英國領事館),往山下的哨船町(今哨船街)與對岸的魚市場、新濱町碼頭(今新濱碼頭)眺望,港內帆影點點,碼頭倉庫整齊排列,可見起重機與停泊的大型貨輪。畫中視野遼闊,遠方中央山脈與大武山亦歷歷在目。一記者評曰:「比起去年暗澹而輕的調子,今年相當明朗而能把握物質感,不過3件的表現方法卻缺乏變化」。鷗亭生(大澤貞吉):「以往剛留學回來時,畫中所流露出來的那股爽快氣及新鮮味不知消失至何方?取而代之的是露出有如現代浮世風景畫的一種不潔感」,批評畫家捨棄了之前融合東方線描與西畫的新風格,設色與構圖有如現代浮世風景畫,予人雜亂不潔之感。錦鴻生(林錦鴻):「3件都採用江戸時代的版畫的趣味,可見其苦心。(略)《高雄風景》看似平凡,但有其難捨之處。然而,3件都欠缺畫品,真是可惜」,所謂欠缺畫品,應是認為畫作境界不高。畫家這3件高雄風景作品,得到褒貶不一的評價,反映藝評與審美觀相當分歧。
作品資訊
創作者
小澤秋成時間資訊
1933地點類型
創作地點地點名稱
臺灣地址
高雄內容指涉地點
高雄展覽資訊
作品其他資訊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時間分期
日治時期資料來源
1.臺灣教育會,《第七回臺灣美術展覽會圖錄》,臺北:財團法人學租財團,1934。2.鷗汀生(大澤貞吉)╱永山生,林皎碧譯,〈今年第七回的臺展〉,《風景心境–臺灣近代美術文件導讀(上冊)》,2001,頁226。
3.臺北一記者,〈第七回臺展評〉,《風景心境–臺灣近代美術文件導讀(上冊)》,2001,頁231。
4.錦鴻生(林錦鴻),李淑珠譯,〈臺展評 論審査員作品及審査(五)〉,《台灣新民報》,1933-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