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下午五點
下午五點
此為1931年(昭和6年)第五回臺展西洋畫部的廖賢入選作。畫家以厚重的筆觸描寫午後的巷弄風景。構圖上採取單點透視,道路自畫面下方延伸至遠景向消失點(Vanishing Point)集中,兩側房舍的透視線也跟著集中於此。在粗曠的筆觸表現下,畫面呈現如同被吸進去一般的效果。「午後(ごご)五時」指的是下午五點,日本自明治維新以後引進西方時間觀念。1872年日本政府發布「太政官布告第三百三十七号」,改陰曆為陽曆,並明文規定午前、午後各時刻的用詞。臺灣在被殖民統治後,也引進此一規定,通過學校教育、政策宣傳等規訓,逐漸深植於臺灣人民的心中。歷年臺府展中不乏以「時間」命題的畫作,例如小崎貞子〈午後三時〉(1930年第四回臺展)等,其中描繪「午後」風景的作品較多。廖賢之所以選擇下午五點作畫,或許是有意描繪傍晚時分陽光斜照的景象。展覽期間,此畫陳列於西洋畫部第一展覽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