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上初秋

此為吉野正明入選1943年(昭和18年)第六回府展西洋畫部的畫作。此畫以遼闊的視角,描繪秋天河谷之間阡陌農田的田園景觀,在吉野於戰後自行出版的畫集(1993)目錄裡,此畫被標示為「50F」畫布尺寸。前景畫有成列的農田景觀,在左右樹林間一路延伸到河岸,河流則以Z字形蜿蜒伸向遠方的綿延山巒間,構圖穩健,層次分明。吉野早年先後師事石川欽一郎及鹽月桃甫,1940年代曾返回日本跟隨活躍二科會的風景畫家服部正一郎(Shoichiro Hattori,1907-1995),此畫簡潔的塊面感與開闊的構圖,顯然與服部的風格更為接近。王白淵評曰:「吉野正明的〈丘上初秋〉,筆觸有特色,表現出初秋的寂靜,但是缺乏秋天的哀傷氣氛」,「寂靜」之感應與畫中不見人影有關,然而王白淵指稱此畫「缺乏秋天的哀傷氣氛」,此觀點或反映東方文學、繪畫傳統中,秋天與悲、愁等傷感情緒相連結導致的直接印象。唐代劉禹錫有詩「自古逢秋悲寂寥」、杜甫亦有「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的詩句。然而吉野不見得有意援引此傳統,更有可能只是在單純描繪秋高氣爽的景色。

識別號
CA16_078_P019_441_w_f6

作品名稱(原文)
丘上初秋

作品名稱(中文)
丘上初秋

創作者
吉野正明

材質
待考

尺寸
50號

落款

時間類型
發表時間

時間資訊
1943

地點類型
發表地點

地點名稱
臺灣

地址
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