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剝製鳥類
剝製鳥類
此為1936年(昭和11年)第十回臺展西洋畫部中條正夫的入選作。「剝製(Taxidermy)」是製作博物標本時的技術,製作者將死去的動物,通過剝皮、填充等步驟,再現其栩栩如生的形象。畫中描繪五隻鳥類標本在桌上立置,包含白鷺鷥、臺灣藍鵲、貓頭鷹、蜂鳥等。其中臺灣藍鵲的標本被安置在樹枝製成的臺架上,這是製作者搭配其他部件,重現其野外生態的作法。但中條正夫在描繪這些鳥類標本時,仍有留意到標本生硬、死板的外觀,並加以描繪,如鳥隻的眼睛圓瞪,肢體顯得僵硬筆直等等。根據總督府職員錄,中條擔任臺北市樺山尋常小學校訓導,推測畫中的標本可能是學校課堂的講解教具,或是畫家個人私下購買的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