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南國清秋
南國清秋
左3為砥上如山入選昭和2年(1927)第1回臺展東洋畫部的作品《南國清龝》,其中「龝」為「秋」的異體字。畫面中央的木瓜樹已經結果,數隻麻雀或飛、或棲息在枝上。前景描寫的應是胡枝子及蘆葦葉,屬於日本傳統的「秋七草」,符合畫題的季節。此樹右邊另有一株樹幹較細、設色較淺的木瓜樹,可見開花,但枝條已經垂下。西岡塘翠評曰:「砥上如山的《南國清秋》是幅小品,木瓜的色彩雖然有點像水彩畫,但頗具風情」。細看畫中木瓜的筆觸,用筆濕潤,甚至留有水漬暈染。西岡同時盛讚此畫「是一件相當有嶄新氛圍的作品」。從畫題來看,原產於美洲熱帶地區的番木瓜,輾轉從西印度群島引入中國,並於清末引進臺灣,成為臺灣隨處可見的熱帶水果。而麻雀亦是在臺灣常見的鳥類,兩者的組合讓畫面具有「南國」氛圍,不同於過往的日本畫題材,可能因此得到西岡的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