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國邨情

此為郭雪湖入選昭和9年(1934)第8回臺展東洋畫部的作品。青山茂在《臺灣教育》撰文評曰:「紅色屋頂的民宅周遭,木瓜、芭蕉、相思樹、椰子、絲瓜等等,枝葉繁茂,前有水蓮盛開的池塘,綠蔭倒映其中。一名婦人從民宅中走出來,正來到池塘旁。仔細端詳此畫,前庭有臺灣鄉村常見的豬群嬉鬧,總之,能將如此複雜的構圖,整理得井然有序,這點讓人感覺畫家年紀輕輕,卻到達了東洋畫的老境」,「老境」意指成熟之境。另根據《臺日畫報》的專欄報導,此畫是郭雪湖「以臺北郊外的中崙與富田町的速寫中得到的靈感構圖而成,為1間半到2間之間(約2.7到3.6公尺)的淡彩墨繪」。中崙位於今臺北松山區內,而富田町現在則被劃分在臺北古亭區,近臺灣大學,可知此畫並非單純的實景寫生,而是組合了不同地方的速寫稿來繪製的作品。畫題的「南國」並未指涉特定地點,而是透過芭蕉、相思樹、木瓜樹及臺灣婦人等圖像,作為南國臺灣的表徵。此畫當時陳列在東洋畫部第3展覽室,《臺灣日日新報》記者林鹿二(山本奈良男)評曰:「有表現出郭雪湖的風格,視遠近法為無物的一流之作」。即使不使用西方的遠近技法,亦能處理繁複的構圖,此為郭雪湖向來所擅長。

識別號
CA08_035_P022_040_e_t8b

作品名稱(原文)
南國邨情

作品名稱(中文)
南國邨情

創作者
郭雪湖

時間資訊
1934

地點類型
創作地點

地點名稱
臺灣

地址
臺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