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共榮圈構想

此為飯田實雄入選昭和16年(1941)第4回府展西洋畫部的畫作,榮獲特選。所謂「南方共榮圈」一詞,確立於1940年代初,根據時任拓務大臣秋田清(1881-1944)的說法,南方共榮圈乃是「大東亞共榮圈的擴充」。而松本悟郎於1941年出版的《南方共榮圈讀本》中,則明確指出「外南洋(南洋廳所管地域稱內南洋)的地域,以南方共榮圈來稱呼」,其中「外南洋」所包含的範圍是指現今東南亞一帶。「南方共榮圈」這個概念與日本當時對南方的經略、佔領行動有關。飯田此畫乍看之下可視為畫家對共榮圈理想願景的描繪。然而分析畫面,畫中前景數名皮膚黝黑、上半身赤裸的東南亞土著,佔據畫面較大的面積。後方數名孩童踩著水窪走過,一旁有孩童牽著馬匹。與其說是共榮圈的構想,此畫更像是以他者的眼光去觀看南方土著具有原始氛圍的生活景象。在這年地中南海男的洋畫部評論中,並未對此畫有所點評。不過在隔年立石鐵臣的評論裏頭,曾提到「這位畫家一向的特點是野心勃勃地想製作大畫,但也因此產生許多漏洞」,並稱讚飯田放下這種野心,轉而以習作類的創作形式,表現紮實的學習態度。或可推測此畫就是立石口中的「大畫」,即大尺幅的創作。

識別號
CA14_085_P032_586_w_f4

作品名稱(原文)
南方共榮圈構想

作品名稱(中文)
南方共榮圈構想

創作者
飯田實雄

時間資訊
1941

地點類型
創作地點

地點名稱
臺灣

地址
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