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歐坎城

此為楊佐三郎以推選(免審查)出品昭和9年(1934)第8回臺展西洋畫部的畫作,並榮獲特選。楊佐三郎於昭和7年(1932)赴法,並於去年夏天返臺,此畫可能出自當時的畫稿或習作。畫題的「カ-ヌ」指的是南法坎城(カンヌ,Cannes),但比對畫中建築,則推測此畫取景自同樣在南法的芒通(Menton),與坎城相隔數十公里。尤其是遠景城鎮中的高聳突起的教堂建築以及其具特徵性的階梯狀屋頂,顯然就是芒通的聖米歇爾教堂(Basilique Saint-Michel-Archange)。另外,右側城鎮及水面交接處的深色拱牆也是當地的特色地標之一。我們可以從1930年代的一張照片比對後發現,楊佐三郎在創作上大抵依據芒通的實景,只有教堂細節有些許差別。此畫當時陳列在西洋畫部第5展覽室,《臺灣日日新報》記者野村幸一評曰:「左手邊的帆船,色彩不夠,不如只看得到船首或許還比較好。像此畫,若將之裁切成一半,只剩下有黒色帆船的部分予以特選的話,應該會很有効果」,主要針對構圖及用色提出見解。有趣的是,野村提出將畫作裁切後作品較佳的觀點,可能也呼應此回臺展常久常春《塔山》一作被審查員去掉一半後才出品的情況。

識別號
CA08_108_P036_290_w_t8

作品名稱(原文)
南歐カ-ヌ

作品名稱(中文)
南歐坎城

創作者
楊佐三郎

時間資訊
1934

地點類型
創作地點

地點名稱
法國

地址
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