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苑

此為陳宜讓入選昭和11年(1936)第10回臺展東洋畫部的畫作。畫面採邊角式構圖,右下角的石頭旁,生長著開花的山茶樹以及數根甘蔗,茶樹的枝葉以及細尖的甘蔗彼此交錯,構成繁複的色塊及線條。其間有兩隻禽鳥棲息,一隻站在石頭上,另一隻則停在茶樹的花上。畫題「南苑」意即南方的林園,畫家透過描繪甘蔗,表現某種南國情趣,即所謂的地方色彩(local color)。此畫當時陳列在東洋畫部第3展覽室,大高文濤在《臺灣日日新報》將此畫與余有鄰的《蘋婆》一同評論:「兩幅在多餘的構圖及單一思考方式上頗為相似。虛而不實的大畫面,不純。春天的樹木,有剪枝的必要」。陳宜讓與余有鄰都曾師從呂鐵州,學習花鳥畫的技法,兩人在描繪樹葉的手法有些相似,著重在表現色塊繁複交錯的造型趣味。大高認為兩人構圖欠缺簡練,而「虛而不實的大畫面」則是指兩人的作品尺幅過大,而內容不足以撐起畫面所致。

識別號
CA10_044_P031_045_e_t10

作品名稱(原文)
南苑

作品名稱(中文)
南苑

創作者
陳宜讓

時間類型
創作時間

時間資訊
1936

地點類型
創作地點

地點名稱
臺灣

地址
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