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商巷
商巷
此為藍蔭鼎入選昭和7年(1932)第6回臺展西洋畫部的作品,榮獲臺日賞。這幅水彩畫作採單點透視法構圖,以平視角度取景,描繪臺灣鄉鎮常見的巷弄景色。狹窄彎曲的巷道旁林立著一或兩層樓的平房,屋簷下或騎樓內是經營各色生意的店鋪,擺放著器物或商品,人物或閒坐或奔走忙碌。巷道上方橫豎交織木桿或電線一類雜物,巷道盡頭矗立著一座具有燕尾馬背屋頂的巍峨寺廟。畫家運用明暗對比手法表現日光照耀下巷內的光影變化,人物聚集活動的店舖、拱廊周圍直接受光,尤其顯得明亮,形成畫面的焦點。鷗亭生(大澤貞吉)評曰:「藍蔭鼎在石川欽一郎離去後,一個人背負起臺展的水彩畫的重擔(略),今年的作品《商巷》雖然手法熟練,構圖卻雜亂,不夠清雅」,評者提及畫家承擔起其師石川離開臺展後的水彩畫重任,但此作構圖雜亂,不夠清雅,甚至以料理為比喻,希望畫家能再作修飾:「雖說臺灣料理和日本料理必然不一樣,難道就不能再修飾一下嗎?藍君的水彩畫要以『臺灣料理』的方式來處理,也不能毫無新味,故有必要更加潛思」,言下之意似乎認定水彩畫必然要如石川氏清新淡雅的英式水彩畫風,對於藍氏的「臺式水彩」畫風不甚欣賞,其論評未免失之主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