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圓山
圓山
最右為萩谷秋琴以無鑑查(免審查)出品昭和2年(1927)第1回臺展東洋畫部的畫作。依畫題的「圓山」,此畫描寫的應是臺北圓山、明治橋一帶的景色,然而畫面中呈現的並非取材自圓山,亦非描繪圓山山容,而是從大稻埕茶商陳朝駿的「圓山別莊」(今臺北故事館),眺望明治橋(今中正橋)及劍潭山的風景。兩岸可見數艘舢舨停靠,沿著鋼骨結構的明治橋前進,對岸有兩條岔路,一條較小向左,應是通往神社的舊參道(今圓山飯店下山路線),而右側較大的則是後來新建的參道,前面樹叢中隱約可見鳥居。遠景則是高聳的劍潭山,山上較深色的地方,為祭祀北白川宮能久親王(1847-1895)的臺灣神社舊址(今圓山大飯店處),淺色的神社屋頂下方,可以看到鳥居一角。畫家刻意拉抬了神社所在的高度,讓神社有居高臨下的威嚴感。西岡塘翠評及秋琴的兩件無鑑查作品指出:「萩谷秋琴的《葉雞頭》和《圓山》,與葉雞頭搭配的鵝鳥,不討喜,《圓山》就別提了」,顯然對此作十分不滿,同時認為既然擁有無鑑查「這樣的特典,應該可以再認真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