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稻埕的後街

此為1932年(昭和7年)第六回臺展西洋畫部成富禮正的入選作。成富禮正師從石川欽一郎,後者曾在〈臺灣風光的回想〉中,提及他對大稻埕永樂町「後街」小水溝的懷想:「我剛剛走到這裡來時,覺得彷如踏入夢境般有趣。每次沿著水溝走都可以找到很多好畫題」,認為此處是「臺北不可或缺的一個名勝點」。成富可能受到其師的影響,選擇描繪大稻埕後街的水溝景象。畫家站在地勢較低處,沿著水溝描繪兩岸的圍牆與房舍。畫中水溝底部可見大大小小的石頭,兩側坡上有一些以厚重筆觸堆疊而成的泥土及雜草,遠處岸邊可見人力車及微微傾斜的電線杆。落款位於畫作下方左側,上半段依稀可見「mi」字樣,推測是成富(Naritomi)的日語讀音,下半段則是創作年份「1932」。根據1932年《臺灣教育》第364號的目錄,此作被陳列在西洋畫部的第一室內。

識別號
CA06_102_P029_446_w_t6.jpg

作品名稱(原文)
大稻埕の裏町

作品名稱(中文)
大稻埕的後街

創作者
成富禮正

材質
待考

尺寸
待考

落款
□mi 1932

時間類型
發表時間

時間資訊
1932

地點類型
創作地點

地點名稱
臺灣

地址
臺北市大稻埕迪化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