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們

此為審查員鹽月桃甫出品昭和8年(1933)第7回臺展西洋畫部的作品,此作主要運用幾何形大色塊組合構圖,描繪兩位正在親密私語的原住民女孩,兩人併肩而坐,身體緊靠,幾乎合而為一,左邊女孩的臉湊在同伴的耳邊低語,並伸出右手掌作出某種手勢。畫中室內光影效果強烈,背景漆黑,惟上方受光照一隅可見類似木板牆之物。王淑津(2009)指出,此畫運用誇張的手勢與動作表現人物對話的手法,可能是受畢卡索(Pablo Ruiz Picasso, 1881-1973)或布拉克(Georges Braque, 1882-1963)兩位畫家的啟發。當時藝評認為此作如一篇抒情詩,亦即充滿豐富情感之表現,臺北一記者評曰:「兩位蕃地少女很親密地竊竊私語。描繪出少女的純真與蕃布之美。鹽月的作品往往富有詩意,而這幅《女孩們》正宛如一篇抒情詩」。不過也有人尖銳批評其人體結構的錯誤,錦鴻生(林錦鴻)評曰:「意在黒色和紅色的對比效果,一目瞭然。此外,畫面下方的黄色醒目,形成有趣的對照。然而使用黒色的斜線,嚴重破壞畫面的詩意。此畫中最為礙眼的是,右邊的女孩欠缺素描之力。例如腳的描寫,但肩膀特別糟糕,骨格沒長出來」。

識別號
CA07_107_P026_635_w_t7c

作品名稱(原文)
娘ら

作品名稱(中文)
女孩們

創作者
鹽月桃甫

時間資訊
1933

地點類型
創作地點

地點名稱
臺灣

地址
臺灣

展覽名稱
臺展

屆數
第7回

年代
昭和8年(1933)

畫部
西洋畫部

資格獎項
審查員

會場
臺北教育會館

展示間
待查

參展紀錄
1. 昭和8年(1933)第7回臺展西洋畫部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出版者
財團法人學租財團

撰寫者
劉榕峻

時間分期
日治時期

資料來源
1.臺灣教育會,《第七回臺灣美術展覽會圖錄》,臺北:財團法人學租財團,1934。
2.臺北一記者,〈第七回臺展 評洋化部優秀的進步〉,《風景心境–臺灣近代美術文件導讀(上冊)》,2001,頁231。
3.錦鴻生(林錦鴻),李淑珠譯,〈臺展評 論審査員作品及審査(五)〉,《台灣新民報》,1933-11-01。
4.王淑津,《南國‧虹霓‧鹽月桃甫》,臺北:雄獅美術,2009,頁63。

代表圖像權利註記
6.限於本平台公開瀏覽

作品介紹描述資料權利註記
2.CC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