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境

此為郭雪湖以無鑑查(免審查)出品昭和8年(1933)第7回臺展東洋畫部的畫作,原作現由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根據郭松年(2018)指出,此為畫家依據1931年偕友人遊京都南禪寺寫生所作,描寫該寺後山的月夜景色;係繪於具有粗糙紋理的壁紙上,筆墨效果與質感特殊。畫中近、中景的木棧橋、山石和樹木等僅以濃墨作擦染表現,中景處瀑布、溪流和背景明月則以留白處理,表現朦朧而靜謐的月夜氛圍,與畫家此前細密工筆、賦色鮮麗的畫風截然不同。鷗汀生(大澤貞吉)評曰:「今年大改其畫風,運用東洋畫獨特的線條,轉向南畫,《南瓜》及《寂境》是其例子(略),《寂境》好像是描繪京都南禪寺後山的石洞及寒林月夜,儘管看出他付出相當的苦心和努力,成果卻是不成正比。這兩件作品都想脫離西畫式的塗抹描法,重返純東洋畫的境界。花費相當的苦心及功夫,不得不肯定他為純藝術的努力」,雖認為其嘗試轉變畫風成果有限,但對其秉持的努力主義仍讚譽有加。錦鴻生(林錦鴻) 則嚴厲批評曰:「是拙劣之作。因為這幅畫既非透過寫生之創作,對墨色的研究也不足,墨裡沒有色彩,畫面也沒有色調子。郭氏還年輕,這種老掉牙的畫,還是留到以後再畫比較好」,當是指畫中墨色缺乏濃淡與色調變化而言。

識別號
CA07_071_P056_040_e_t7b

作品名稱(原文)
寂境

作品名稱(中文)
寂境

創作者
郭雪湖

時間資訊
1931

地點類型
創作地點

地點名稱
日本

地址
京都南禪寺

內容指涉地點
京都南禪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