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山寺暮色
山寺暮色
此為1931年(昭和6年)第五回臺展東洋畫部高橋櫓響的入選作。畫家描寫位於某處山腰旁的寺廟,以暈塗的方式表現山上樹林密集茂盛的景象,其中穿插細筆勾勒而成的枝幹與數株椰子樹。相較之下,寺廟以細膩且工整的描繪方式處理屋瓦、排樓面或屋脊上的裝飾等,反映畫家對臺灣寺廟結構、裝飾特色的熟悉。廟埕可見住持或老者抬頭,仰望遠方天空上歸巢的鳥群,呼應「暮色」的意象。值得一提的是,「山寺暮色」的四字命名讓人聯想到瀟湘八景的「山寺晚鐘」。「瀟湘八景」是中國宋代以來,文人間流行描繪中國湘江流域的八個畫題,隨後日本、朝鮮半島與臺灣,也有各自延伸的不同八景主題,但皆由四字組成,取名上以地名及特定景象的格套所組成,但不同於有固定樣式的傳統八景,櫓響以寫實的臺灣寺廟為主題,並刻意安排傳統文人畫中少見,帶有南國意象的椰子樹入畫,或許是為了配合臺展對地方色彩的審查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