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廢屋
廢屋
此為久保田明之入選1939年(昭和14年)第二回府展西洋畫部的畫作。此畫看似取景自大稻埕、艋舺鬧區的後巷,尤其是在他隔年初出品日本獨立展的作品〈大稻埕の裏街〉(1940),也同樣是描繪漢洋交錯的廢墟巷弄風景。而在1940年「洋畫十人展」的座談會中,久保田也證實這幅〈廢屋〉與〈大稻埕の裏街〉「畫同一個家」。值得一提的是,這種對大稻埕巷弄主題的關懷,也能夠在其他十人展同人的作品上看到,如山下武夫、桑田喜好、新見棋一郎等人在這段時間也多見描繪大稻埕及艋舺一帶的作品。在此畫中,久保田著力描繪牆面厚重,隨著時間流逝而剝落裂開的質感,陽光投射而下,房舍及圍牆向地面投射巨大的陰影,構成畫面左側深邃的漆黑塊面。在《臺灣日日新報》刊登的府展評論中,山下武夫評曰:「遠景房屋屋頂的描寫是缺點」,認為該處的空間處理較差。有趣的是,在隔年春天久保田替《臺灣時報》繪製扉頁插畫,與〈廢屋〉如出一轍,不過遠景屋頂及天空的布局已經重新描寫,與府展作品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