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後巷
後巷
右圖為陳庚金入選1927年(昭和2年)第一回臺展西洋畫部的作品。前景為狹窄細長的街道,中間有曬衣繩橫跨,路邊可見甕缸等物品,可知此處並非商業街道,而是居民生活的「裏町(後巷)」。中遠景有一座高大的重檐式寺廟建築,屋頂突出於道路盡頭的灰色石牆,底下有身穿和服的行人走過,與高聳的寺廟形成對比。類似構圖也出現在1930年代,粉彩畫家矢崎千代二的〈臺南赤崁樓〉繪葉書上,至於陳庚金畫中所描繪的建築為何,有待後續進一步調查。同年10月27日刊載在《臺灣日日新報》漢文版的文章〈本日開院式 臺灣美術展讀畫記 本島人藝術家尚要努力〉中,漢文記者評曰「新營陳庚金君之〈裏町〉。為正統的描寫法。古奧典雅。君亦大正五年同校之出身者。嘗奉職查畝營公學」。文中的「同校」是指該文前段所評論的郭柏川所就讀的「臺北師範學校(今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兩人皆出身北師,故漢文記者一同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