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街

此為李石樵入選1928年(昭和3年)第二回臺展西洋畫部的作品。畫面中景處的民宅及廟宇彼此高低錯落,四周被樹木及水池所包圍。家宅的入口處似有兩個人影,與近景左側手持鋤頭的農夫相互呼應。畫家刻意以細筆勾勒寺廟上翹的燕尾,為畫面增添曲線變化。李石樵的老師石川欽一郎認為,臺灣廟宇的燕尾帶有一點哥德風教堂的味道,可說是東洋的哥德建築,並反映南國人民快活閃動的心情。石川的觀點剛好反映在李石樵於畫中刻意突出強調的燕尾上。落款「SEKISHO」位於畫面右下角,為李石樵的日文讀音。1928年10月26日《臺灣日日新報》漢文版(4版)刊載的臺展相關報導中,將此畫譯作「町裡」。值得一提的是,1928年10月17日《臺灣日日新報》(7版)的報導,以「調查臺展入選的新顏及變種」為主旨,整理此回臺展的新舊變化,其中便包含「第二師範的王新嬰、李石樵兩人皆入選」。然而實際上,李石樵稍早已正式從第二師範(今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畢業,預備赴日報考東京美術學校。

識別號
CA02_047_P036_212_w_t2

作品名稱(原文)
町の裏

作品名稱(中文)
後街

創作者
李石樵

材質
待考

尺寸
待考

落款
SEKISHO

時間類型
發表時間

時間資訊
1928

地點類型
創作地點

地點名稱
臺灣

地址
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