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 臺北 那須雅城氏 - 名單之後:臺府展史料庫
Skip to content
關於
最新消息
主題專區
主題故事
線上展覽
分類瀏覽
畫家
臺府展
歷史文獻
史料檢索
聯絡我們
Toggle website search
關於
最新消息
主題專區
主題故事
線上展覽
分類瀏覽
畫家
臺府展
歷史文獻
史料檢索
聯絡我們
Toggle website search
新高 臺北 那須雅城氏
新高 臺北 那須雅城氏
玉山因海拔高度勝過日本的富士山,故在日治時期被稱之為「新高山」;1929年的第3回臺展,那須雅城即以《新高》一作入選東洋畫部。此畫採水墨筆法,細緻的刻劃出崢嶸崎嶇的山稜,而前景挺直的樹木與飄渺的雲氣則是凸顯出主峰的雄偉氣勢。《臺灣日日新報》刊出此畫添賦漢詩之圖版,詩文作者應是該報社漢文部主任魏清德,詩的前兩句提到:「萬三千尺聳雲間,此是蓬萊第一山」,首句的「萬三千尺」,為依照日治初期的「尺貫制」所測量出來的新高山高度,據當時報刊所載為13967尺 (一尺等於0.3公尺,約4190公尺),比富士山還高1560尺;因此詩的前半部便是以實測數據強調出新高山高聳入雲,擁有臺灣第一高峰的地位。後兩句:「□半扶桑看出日,笙蕭響□鶴飛還」,先是將豔紅的扶桑花比喻旭日東昇之際,曙光暈染而透出橙紅色彩的雲海,接著再以笙蕭古調引來鶴鳥飛來,形塑出山間宛如仙境的氛圍,深具東方情調。此外,該詩同時所帶有的測量觀念與文人意境,反映出現代與傳統交融的社會面貌,體現了作詩者身處的時代背景。
作品資訊
識別號
tks_1929_030
作品名稱(原文)
新高 臺北 那須雅城氏
作品名稱(中文)
新高 臺北 那須雅城氏
創作者
文/魏清德(待考);圖/那須雅城
時間資訊
1929
地點類型
創作地點
地點名稱
臺灣
地址
臺北
展覽資訊
作品其他資訊
關鍵字
臺府展
,
玉山
,
新高山
,
賦漢詩
,
那須雅城
媒體類型
報紙
出版者
臺灣日日新報社
撰寫者
張哲維
時間分期
日治時期
資料來源
1.〈新高 臺北那須雅城氏〉,《臺灣日日新報》,1929-12-05(版4)。
2.〈新高山の名を賜ふ〉,《臺灣日日新報》,1897-07-14(版2)。
3.陳慧先,〈臺灣度量衡制度的近代化〉,《臺灣學通訊》114期(2019-11),頁19-21。
代表圖像權利註記
6.限於本平台公開瀏覽
作品介紹描述資料權利註記
2.CC BY
Search this website
Type then hit enter to search